摘要 歷史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參與性,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如何能調動高中生歷史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增強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關鍵詞 情景創設 興趣學習 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倡導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2008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科(江蘇卷)的命題指導思想也明確表述:“考查內容不拘泥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具體表述,重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鼓勵考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2008年江蘇高考試題歷史卷命題充分體現這一精神。可見,創設新情景在歷史教學中作用之大。同時,新情景教學也體現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理念。新情景在課堂教學的導入新課時、教材過渡時、課堂小結時都可設置,可以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下面,筆者就教學實踐中如何創設情景、提高學生注意力及課堂效率,作簡要介紹。
一、導入新課時,要創設情景
經過課間活動,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亢奮狀態。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45分鐘課堂效果,學生學習情緒是否高漲,取決于能否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時創設情景,成為中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誘因。
如在學習《人性的復蘇》(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必修三專題六人民出版社)這一節時,我創設如下情景:共同賞析作品——《雅典學院》。
這是意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力作之一,作品以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所創建的雅典學院為背景。位居畫面中心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個以指頭指著上天,另一個則伸出右指著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們不同的哲學觀點。右方前面以歐幾里德為中心,用圓規在石板上計算;左方前景的中心是畢達歌拉斯。前景中心是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還有蘇格拉底,亞歷山大等等,共50多位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在那里,他們似乎忘掉了塵世間的愛恨情仇,惟有理性的思考,討論,爭辯……,設疑:文藝復興的含義?是哪些人要求反映?為什么要復蘇人性?進行了哪些努力?從而導入新課。
這樣的情景設置,使學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狀態中遷移到教學中來,很好地完成了導入新課的任務。
二、在教材過渡時,要創設情景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是由一些相關內容有機結合的整體,如何使學生順暢地由一個教學環節過渡到另一個教學環節,情景的設置就起到承上啟下,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
如在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必修二人民出版社)這一節時,我創設如下情景:茅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長篇小說《子夜》中,曾有這樣一段描寫:“吳老太爺從鄉下乘輪船來到上海,懷中緊抱著《太子感應篇》,坐進30年代的汽車里,像一具剛從棺材里爬出來的僵尸……南京路上,到處是光怪陸離的燈光和高聳的摩天大樓。最讓吳老太爺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開叉旗袍、連肌膚都能看得分明的時髦少婦。那少婦高坐在一輛黃包車上,翹起了赤裸裸的一雙白褪,簡直好像沒有穿褲子。這情形,不禁讓吳老太爺全身發抖。終于,吳老太爺大叫一聲,昏死過去……”,根據這一情景設問:(1)在材料中,有哪些東西吳老太爺是以前生活中所沒有的?(2)吳老太爺醒過來之后,還有哪些東西會讓他再次昏死過去的?(3)材料中吳老太爺的反應,說明了什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思考,這樣使學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學中來,并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適當的答案。
不僅如此,情景還可以設置在知識的重點、難點之處。45分鐘的教學,要使學生注意力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確實不易?!把芯勘砻鳌=涍^10-20分鐘的注意起伏,便會導致注意不隨意地離開客體,教師講課時每隔10—15分鐘使學生轉換一下不同種類的活動,這樣有助于學生注意的穩定?!币虼?,創設情景在重、難點之處,即使學生引起重視,消除由于被動思維帶來的疲勞感覺,又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內容,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一堂課結束前,要創設情景
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說書時,每當故事情節發展到緊張激烈的高漲或矛盾沖突到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來吊你的胃口,逼著你非繼續聽下去不可。這種方法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里常用,稱之為“懸念”設置。同樣,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情景,也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激發起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
教材的內容都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起因結果,存在內在聯系的。舊課往往是新課的“鑰匙”。因此,在結束舊課時,不能僅滿足于本課的小結,而要找出與下節課知識的聯系點,精心設置情景,使學生自覺地產生解開這個“謎”的需要。
如在講《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歷史選修人民出版社)時,展示圖片《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講解,這是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但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還面臨哪些困難?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什么被稱為“新的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得到哪些經驗教訓?請同學們課后預習找出答案。這樣可使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地去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
總之,“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已不再是傳播人類已有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把人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誘導出來,煥發人的生命精神和生命活力。課堂教學活動中掌握學科的知識成果不再是教與學的終點,而應該是人的發展的起點”,創設情景是教學中的一種技巧,它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持之以恒,對提高教師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