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開放英語教育的關鍵是教育模式的變革,應充分認識開放英語教育教學模式的涵義和特征,通過教學改革,建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科學高效的、可操作的開放英語教育教學平臺。開放英語教育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英語教師的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傳統的主角,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習輔導者和主持人。
關鍵詞 開放英語 開放英語教育 開放英語教學模式
一、開放英語的涵義和特征
鄧小平同志親自批準創辦的中國電大,是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指導思想下的一個偉大創舉,順應了當代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偉大實踐。今天,我們重新學習鄧小平同志“教育三個面向”的教育指導思想,有助于我們深化理解,認識電大開放英語教育的本質和意義。從深層意義上講,開放教育是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型的必然要求。一是在產業界,傳統的泰勒(Taylor)勞動組織方式已向由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而形成的以精簡化生產(Lean Production)和計算機集成制造體系(CIMS)為突出的后福特主義過渡。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產品日益增多,新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更新換代的周期日益增多。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任務。二是在勞動界,靠熟練動作創造價值的勞動越來越多地被機械所代替,現代職業勞動出現了三大跨越,即由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跨越,由動作技能向心智技能跨越,由藍領勞動者向白領勞動者跨越,知識結構和層次需要不斷調整和提高,要求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三是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密集的社會,受教育者不可能在一次受教育中獲得從事本職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終身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從形式講,開放英語教育是對全社會的開放。開放英語教育的內涵是,改變陳舊的人才培養觀念,打破以教師為中心,只是注重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是教學領域中的一場革命。
二、開放英語教育教學模式的特征表現為
1.開放性。具體表現為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服務管理等是開放的。學生有評價、選擇、督促的權利。甚至可跨地區學習的空間,自主決定學習時間的長短,即不受傳統教育時空的限制,體現教育面向大眾的精神。
2.輔導性。開放英語教育的教學主體地位發生根本性變化,即英語教師由原來的主角變為配角,在教學中承擔輔助和指導的任務。
3.自主性。作為英語教學主體的學生應從應試教學模式的束縛中擺脫出來,培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服務性。應充分發揮現有教育資源的優勢,建立健全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為開放英語教育作保障。
三、開放英語教學模式
開放英語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公共英語系列第一學期的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學員應能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下階段英語的學習打好基礎。
傳統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學校是通過英語教師導向。以課堂教學為形式傳播抽象知識的地方;講授多于獨立學習;主要傳授事實性的知識;注重知識傳播的教師和認識的學習;以語言傳播為主,以英語教師為中心的傳播方式。開放英語教育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英語教師的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傳統的主角。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習輔導者和主持人。重視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評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由傳統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向現代開放英語教育教學模式轉變過程中,如何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或者說如何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探索。
(一)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的英語教學模式需要轉變英語教師職能。在“服務”上做文章,并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具體為:
1.學前服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教學目標、大綱制訂個人學習計劃,使學習計劃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
2.學中服務。不是取消面授,而是由單一的授,改為導授結合,即導中有授,授中有導。以知識點為教學重點,以知識點為教學服務的載體,突出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方法,使面授課更具體、生動。應充分發揮遠距離教學的優勢,大膽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通過組織收看電視、音像光盤資源和網上教學資源,提供VBI信息,專業網頁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3.學后服務。主要通過答疑指導、考前輔導、綜合練習、測試等手段檢查、評估英語教學效果,不斷改進英語教學方法。
(二)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需英語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開放教育下的教師角色變了,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減弱了。自主學習,不是放任學生學習,而是要求英語教師把傳授知識為中心向開發學生潛能轉變,關鍵是轉變教學理念,著重體現在教法改革上。教師需要換位思考,研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心理狀態,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過程可能會碰到的問題,進行英語教學設計。
1.英語教學設計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點面結合,“抓兩頭,放中間”,即樹先進,促后進,幫后進,帶中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英語教學設計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幫助制定不同的自主學習方法,尤其是職、技生源的成人學生,根據他們文化基礎差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輔導、補習教學計劃,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特長,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3.英語教學設計要突出“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師應根據本學科、本教學內容的特點,歸納自主學習的方法,供學生比較、選擇。困人、因時不斷修改和完善學習方法,成為自主學習強有力的武器。
4.英語教學設計要體現科學性。精選內容,合理編排,采用多媒體及其他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生動性。
5.英語教學設計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大膽嘗試引導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注入活性劑。
總之,,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和學習觀念,適應開放教育的要求。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面授輔導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教學方式是不能夠被完全取代的,必要的面授輔導是不可缺少的,但開放教育的面授輔導應該有別于傳統的面授輔導。開放英語教育教學模式是一個需要不斷探討的課題,在探討中發現問題,在探討中形成共識,指導教學實踐,為開放英語教育服務,把開放英語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