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鋼琴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教會學生彈好琴,向學生傳授鋼琴演奏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練琴,學會提高練琴的質量。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的鋼琴教學經歷,認為鋼琴學習的效率取決于練習的方法的正確與否。筆者從鋼琴練習要素:瀏覽樂譜,分析作品、保證識譜的準確度、規范并固定指法、分解練習、難點練習幾個方面進行論證。
關鍵詞 鋼琴練習 指法 讀譜
今天,學習鋼琴的人是越來越多,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余的,人們都希望從學習鋼琴來提高音樂素質和自身修養。然而,由于練琴方法不當,導致學習效果差,甚至令學習者和家長不甚苦惱。針對不同國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學生練習鋼琴演奏中有的事倍功半、有的事半功倍的特點,筆者經過在國內音樂學院以及到德國威斯巴登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與教學,結合自己十多年的鋼琴教學經歷,認為鋼琴學習的效率取決于練習方法的正確與否。而作為鋼琴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教會學生彈好琴,向學生傳授鋼琴演奏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引導他們學會練琴,學會提高練琴的質量。
一、瀏覽樂譜,分析作品
練琴不應該只強調在琴上苦練,拼命地練,重要的是講方法。柏拉圖說過:“開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在拿到一首新曲子的時候,不宜馬上就彈,不能上來就雙手彈,如果這樣做,看似是抓緊時間,其實不然。
當開始學習一首新曲目時,首先,應該離開鋼琴讀譜,即用“有譜無琴”的方式進行練習。先認真通讀全曲,看清譜號、調號、拍號及有關術語,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盡可能地理解音樂內容,把握音樂形象及和作品本身的風格及表現內涵。根據音樂內容決定你的聲音、觸鍵和音色。找出難點,并盡可能不依靠鍵盤通過思維活動對作品形成一個初步完整的概念,然后以“有譜有琴”的形式進行練習。這樣,彈奏時心里就會有數。否則,錯誤連篇。如果過于盲目,一旦形成定式,要想糾正,卻不是那么容易。改起來就會很吃力,反而在浪費時間。
二、保證識譜的準確度

正確的讀譜是檢驗練琴質量的標準。樂譜是作曲者表達情感、創造音樂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要重視正確的、準確的讀譜,把作曲者精心構思的作品原貌地再現出來。同時,投入演奏者的真情、激情、深情,在新生作曲者原譜的基礎上表現出演奏者的個性、特性的二度創作。
我國著名鋼琴家朱工一曾說過:“精心研讀樂譜是窺探作者內心奧秘的重要途徑。”對一首樂曲的正確彈奏來源于正確的理解,正確的理解又依靠于正確的讀譜。只有嚴格地按譜彈奏才能理解作品中特殊的音樂語言,從而對作品做出正確的表現和解釋。比如,很多孩子在只重視看音符和節拍,而對其他的小標記如指法、連線、休止符、跳音、重音等記號常常忽視。有些是因為粗心,但有些孩子還不明白為什么一定要嚴格照譜子彈,所以老師和家長在孩子練琴的時候就更應加注意,隨時提醒和監督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包括我們成人自己練琴也應該時刻注意這些問題,養成一個良好的讀譜習慣,才能使所表現的樂曲更加形象生動。
三、規范并固定指法
指法的運用是否合理,對完成作品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練習過程中。應該在一些自己認為指法容易混淆的地方標明指法。很多同學認為這是小兒科,對此不屑一顧,其實并非如此。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有兩個同學同時彈一首曲子,其中一個識譜很快,一個上午便能雙手合下來,然而去琴房聽她彈時,發現她幾乎每一遍的指法都不一樣,而且十分別扭;另一個同學剛開始彈單手,在樂譜上寫滿了指法,編得亦十分順手、易彈。兩周后,這個同學的曲子順利通過,而前者卻還在改指法的過程中……因而若想提高練琴效率。標明并固定指法是十分重要的。
最好在視譜階段即記下正確的指法。有些樂句需要考慮幾種指法,可以參考不同版本中編者所注明的指法。因為樂譜上標記的指法是經過作曲家深思熟慮,并且有一套科學規律的。千萬不要任意更改指法。當然。如果譜上所標的指法的確不適合演奏者本人,這時彈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手指條件寫下一個適合自己的指法。這種改寫指法一定要經過思考,可與老師協商后標明。這樣通過更改指法使之“由難變易”。通過慢練將它固定下來,這對初學琴的同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習琴者嚴格按指法彈奏就會形成一種正確的指法模式并總結出指法的規律。所以指法在練琴中越早確定越好,經常變換的指法會對演奏起著破壞作用。最好是一經確定立即標在琴譜上,固定不變以利于彈奏。
四、分解練習
分解練習就是將曲目分段、分句、分手、分聲部甚至以小節為單位進行反復練習(切忌從頭到尾一遍遍地彈奏,那是事倍功半的做法)。每首曲目有它不同的結構,有點曲目聲部不多。織體簡單,一般為一個旋律聲部,一個伴奏聲部。即左右手各彈曲目中的某一個聲部。例如,在初級階段的《湯普森》、《拜厄》、《車爾尼599》中部練習。而有的曲目則聲部多。織體復雜,一只手往往不止彈奏一個聲部,有可能彈奏兩個或更多的聲部。像這種情況,就必須以單手的良好演奏來做保證,即采用分手練習、分聲部練習。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混亂,導致于彈奏的含糊不清,毫無層次感,缺乏音樂性、表現性。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巴赫的三部創意曲第四首。我們不難看出,其上聲部是由右手來彈奏,下聲部是由左手來彈奏,而中聲部則是由左右手的相互交替來共同完成。要將這個中聲部彈奏好,要靠左右手的密切配合,注意兩手的交替不能出現痕跡,就像是一只手在彈奏一樣。當每個聲部都準確流暢的完成后,在將各個聲部綜合起來進行合練。在合練時,還應該先練其中的兩個聲部,如上聲部與下聲部、上聲部與中聲部或下聲部與中聲部。當兩個聲部配合好了,再進行所有聲部的配合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嚴格做到音位不錯、節奏準確、指法不錯并固定、奏法規范、表現力到位,等等。否則,效果肯定是不會好的。
五、難點練習
一首曲目,總會有一些不太容易演奏的地方,即難點部分。這種情況,我們把難點作為一個單獨的練習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要想練好它,首先,明確它難在哪里。再采用慢速練習,即將正常的演奏速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放慢,就像影視中的慢鏡頭一樣。放慢速度能讓人們細致地觀察到每一個細節,包括音符、節拍、指法、雙手的協調、表情處理與力度的控制,等等。采用慢速與提速的交替練習,這樣當難點逐個突破以后,再以它作為中心,向前向后擴寬幾個小節在這個范圍內重點反復練習,練習它的前后銜接。如圖所示:
按照以上的方法,循序漸進,最終達到作品本身的演奏效果。總之,要練好琴就必須講方法,正如鋼琴家孔祥東先生所說:“鋼琴是靠練出來的。是靠用正確的方法練習出來的,沒有什么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