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SS作為一種新興的2.0技術,是信息訂閱和聚合的粘合劑,在信息化建設中得以廣泛應用。本文通過對RSS技術的介紹,針對目前校園信息化的建設的現狀,提出采用RSS技術解決建設中出現的信息源松散、信息結構和層次差異、信息老化等系列問題,提供新的應用需求。
[關鍵詞]RSS 信息傳遞 校園信息化 信息聚合 校園網
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學校的計算機網絡化建設(校園網建設)成為各個學校建設的重點工作,信息化建設對學校的發展舉足輕重,校園網絡作為學校現代辦學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應用水平和層次直接影響學校教學管理和服務的質量與效率。RSS是一種允許互聯網站點制作人員為內容整合客戶端提供選擇性的、匯總過的Web內容的技術規范,是解決信息傳遞和使用互聯網技術之一。從本質上講,RSS作為一種通用的內容發布標準,它使得互聯網站點制作人員可以將網絡徽標、鏈接等站點信息以及多個包含標題、內容、鏈接的內容項目,根據RSS技術規范的定義編譯為一個稱為RSS Feed的匯總文件,用于網站內容的發布與共享。由于有了統一的標準,RSS Feed將能夠被其他網站上的RSS處理程序讀取和顯示,也可以由用戶端的RSS閱讀器讀取,供用戶閱讀和管理,并且可以群聚具有共同熱點關注的用戶,實現思想交流和學術探討,達到較為理想的互動效果。
1 高校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特點
據Cer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幾乎全部高校都已建立校園網,其中擁有1000M主干帶寬的高校已占調查總數的65%。還顯示高校在校園網建設過程中,已意識到信息資源及應用軟件的重要性,在校園網信息化建設已改變過去以硬件為主導的建設模式。但在校園網信息化建設中,信息標準化、規范化、數據系統耦合與共享、知識的聚合與發現等做得較好的高校卻很少。在高校,常見的網絡信息化建設模式是“部門模式”,即各部門負責本部門有關事務的信息化建設,應用系統也是針對本部門業務進行設計的,在這種模式里,信息化建設較好的部門有自己的專用管理程序和管理數據服務器,有自己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系統,有自己的網站,本部門管理程序通過在局域網(或虛擬局域網)共享數據,甚至將某些管理數據通過部門網站對外發布。這種模式對部門內部的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解決了部門內數據冗余、不一致的問題。但是,由于“部門模式”的應用系統設計是基于部門業務流程和信息管理需求角度,而不是從全校高度來考慮,局限性非常明顯,缺少統一規劃,沒有統一標準,無法實現數據共建與共享,難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需要的聚合知識庫,所以這種模式必然導致和存在兩個非常突出問題:
各系統的管理功能重復、數據重復、信息錄入重復。在非全校統一規劃的前提下,每個管理系統都會有公共基礎信息管理、用戶管理等功能,甚至管理的對象都會相同,只是管理角度不同而已。比如,人事管理系統、財務工資系統、教務選課系統等,系統中有必須設計教師信息管理的功能模塊,教師信息在每個系統都有要錄入一遍。這種在低層次、低水平上的重復勞動,造成了人才、財力和資源的浪費,加大了運營成本,增加用戶登錄的繁瑣度。
2 RSS技術介紹
從本質上講,RSS就是一種數據規范或標準,該規范要求網站在發布新信息的時候要遵循的標準格式,它以XML文件形式呈現網站內容更新的摘要信息,是一種用于共享新聞標題、摘要等內容的XML文件,該文件包含了網站的最新信息的多條記錄,每條記錄含有一些元數據信息,如題名、作者、分類以及該記錄詳細內容的URL鏈接等信息。網站只需將它最新的信息內容按照RSS標準的格式,生成一個描述該網站最新更新內容摘要的XML文件即可,用戶不用經常訪問那些網站,只需通過RSS閱讀器就可以自動將最新信息的摘要部分下載到本地。
RSS是基于XML(可擴展標志語言)的一種形式,它將網站看作一系列頻道(Channels)的組合,各個頻道又包含了一系列資源(Items),因此通過對頻道及所含資源的描述可實現對作為資源集合的網站的描述。這個利用RSS元素描述的網站內容匯總文件稱之為RSS Feed,RSS Feed由內容提供者的網站發布與推廣,再由內容整合者的網站(也稱為“門戶”)使用,或者由獨立的桌面工具(即聚合工具)使用。
RSS用戶可以從成千上萬的支持RSS輸出的網站中挑選出你喜愛的網站(頻道)添加到個性的RSS閱讀器,刷新頻道后將看到所訂閱的每個頻道的最新信息。簡而言之,網站只需將它最新的信息內容按照RSS標準的格式生成一個描述該網站最新更新信息摘要的XML文件即可;用戶不用經常訪問那些網站,只需通過RSS閱讀器就可以自動將最新信息的摘要下載到本地。RSS發展目的是想將信息以XML為基礎的方式,附上不同的后備數據描述來提供信息,就是網站可以通過RSS來發布消息,讓伙伴網站可以通過簡單的軟件就可以獲得想要的信息。
3 RSS在校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RSS技術將信息聚合以XML方式(RSS Feed)提供給用戶,通過標簽實現信息的聚合,其信息發現將為信息索取者提供便捷快速的索取方式,實現學校的教學管理信息和教學資源數據的有效流通,在學校的具體應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基于 RSS網站的信息發布與管理,規范了數據標準和程序接口
校園網前期建設往往是以硬件為基礎并附以網站建設,提供信息發布,沒有采用統一的元數據(Metadata)規范及應用軟件接口(API),無形地設置了數據共享屏障,采用RSS的元數據規范來描述Web內容,創建RSS Feed發布信息,從而發布該網站的內容,用戶可以利用RSS搜索引擎和RSS桌面聚合工具來收錄RSS Feed中集成的網頁內容,從而整合相應網站的內容。統一的發布方式和XML元數據格式方便了訪問者發現和訪問網站內容,完成信息的聚合,逐步向RSS搜索引擎和自動聚合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用戶利用RSS搜索引擎跟蹤相關課題的最新動態,獲得較為全面的網絡動態信息,最終形成RSS Feed庫和基于校園網站信息的頻道(Channels)供用戶查詢和訂閱。
3.2基于RSS的專題庫建設,實現教學資源的導航
校園網在應用中,不僅是一個教學信息的發布和管理,同時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和管理,實現對教學資源的知識過濾、積累、聚合和分類導航。學校在資源建設中,往往以某個專題為核心進行信息的二次開發,內容一般聚焦在某個專業學科,所收集的信息一般是經過專家的過濾篩選而來,適合本校教學科研需要的教學資源,通過RSS技術將這些分散在互聯網上的教學資源進行整理、歸類、聚合,形成教學資源頻道,采用RSS技術,用戶可以訂閱和一站式閱讀, RSS Feed由信息源提供和更新,將解決死連接,過時連接等系列問題。
3.3基于RSS的虛擬社團,提供學生群聚,豐富校園生活
校園網建設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以互聯網為聯系紐帶形成學生群聚中心,由于用戶在使用信息資源是采用個性化的訂閱機制,在個性化服務中可以掌握了用戶的需求,包括用戶知識結構、研究方向、使用習慣等,為此,我們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將具有統一信息需求的用戶引導到一定的虛擬討論室(網絡聊天室或虛擬社區),形成有一定關注點的用戶群,形成虛擬社團,在虛擬社團中成員可以交流探討,形成網絡社團為紐帶的活動中心,達到豐富校園生活、加強互動與交流的目的。
4 結語
由此可見,基于RSS標準的網絡信息管理為傳統的網絡信息檢索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為網絡信息用戶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一標準的廣泛應用,必將大大的改變校園信息化的現狀,極大的推動校園網信息服務的發展。隨著學校RSS的網站數量的增加,將使學校的信息共享更為方便,用戶也能夠隨心所欲地了解和瀏覽學校的相關教學管理和教學資源信息。但是,基于RSS的網絡信息檢索服務在國內剛剛起步,學校的信息管理人員難以在短時間改版網站,升級相關的業務軟件用以支持RSS標準,需要從事信息管理與開發的技術人員了解、熟悉并掌握這一技術,并在工作中得以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達光.高校校園網信息體系建設的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06,(5).
[2]伍玉偉.RSS:網絡信息“聚合”利器.圖書情報論壇,2006,(1).
[3]伍玉偉,何淑娟.基于RSS的網絡信息檢索.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06,(3).
[4]馬國棟,朱濂.RSS技術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現代情報,2006,(3).
[5]薩支斌.RSS技術研究.情報探索,2006,(9).
(作者單位:四川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