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產出的具體分析,以及企業技術創新成果水平的顯示,說明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程度對產出的重要影響。投入產出表是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的主要工具,它是建立在對部門產品流向分析的基礎上的。
關鍵詞:技術創新;企業;R&D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9-0042-02
一、企業技術創新投入與產出概述
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一般通行的方法是對企業R&D和非R&D投入通過測度來進行的。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沒有R&D的統計值,是以技術開發統計來反映的。科技統計中技術開發的概念是指工業企業內部開展的科學研究(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以及運用科學研究成果和以實驗為依據的知識去創造新產品、新設計、新工藝和新裝置進行技術上的重大改進,使其在單項或多項指標上有明顯創新的技術活動。
設一個經濟系統由n個部門組成,部門i的總產出記為xi,最終產品記為yi,從部門i流向部門j的中間產品記為xij,則得到投入產出表的一般形式,如表1所示:
a i j表示第j部門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第i部門的投入量。
如果已知a i j,對于設定的產出x j,則投入x i j可按下式計算:
x i j = a i j ·xj,i, j=1,2,…,n (B)
a i j又稱為“技術系數”或“投入系數”,因為它反映了部門之間的技術條件與投入定額。
直接消耗系數可以由表1計算得到,它完整地反映了一個經濟系統的消耗結構。記為:
A=a i jn×n =a11 a12 … a1na21 a22 … a2n┇ ┇an1 an2 … ann
矩陣A稱為“直接消耗系數矩陣”或“技術結構矩陣”。
a i j具有以下性質:
(1)0≤a i j <1, i, j=1,2,…,n
由于有這兩條性質,根據矩陣理論,有以下結論:
矩陣A的所有特征根之模均小于1;
當m →∞時,Am → 0。于是
I+A+A2+…+Am = (I-A)-1(C)
從表1的橫向看,每一行滿足以下關系:
將(B)代入(D),得
將(E)寫為矩陣形式方程: X=AX+Y
即:(I-A)X=Y或 X=(I-A)-1Y
根據以上投入產出模型,可以進行xi與yi 之間的換算:
(1)如果在經濟系統中,總產量X=(x1,x2,…,xn)T已經確定,則可計算出最終產量Y=(y1,y2,…,yn)T。
(2)反之,如果該經濟系統的最終產量Y=(y1,y2,…,yn)T已經確定,則可計算出總產量X=(x1,x2,…,xn)T。
(3)在經濟系統中,各部門的總產量xi與最終產量yi (i=1,2,…,n),只要知道其中任意幾個,就可以計算出其余幾個未知數。
二、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產出分析
下面用一些具體數字來說明中國近年技術創新的投入產出狀況。據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基本上改變了R&D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長期不足1%的局面,技術創新在中國企業得到重視和加強,但從總體上講,企業R&D經費投入依然嚴重不足。在所調查的企業中,R&D經費投入超過2%的只有高新技術企業[2],但與5%R&D經費投入要求相差甚遠。
中國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狀況:R&D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大中型企業1.24;高技術企業2.41;技術創新試點企業1.36。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世界各國企業加大了R&D經費投入。據有關資料分析,發達國家大企業R&D經費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的5%~10%,有些行業更高達20%~30%[3]。由于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在技術投入方面存在著極大差距,加之國外企業在技術上已有的領先優勢,許多產品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所以進一步加大R&D經費投入是中國企業提高技術水平、縮小與國外企業技術差距的現實選擇。
企業技術創新的產出主要指收益性產出、技術性產出和競爭性產出三個方面。為了使分析更全面,增加了新產品的產值率和新產品的利稅比重。
企業總產值中新產品的產值率反映了產品開發力度的大小和技術含量的高低。2003—2006年,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新產品的產值率一直呈增長趨勢,從起初的10.49%增至2006年的14.30%,據此推算產品的更新周期約為七年,與發達國家產品更新周期五年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結合同期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開發投入強度逐年遞增的趨勢來看,這種變化則更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2003—2006年,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這一指標與其新產品產值的變化趨勢相同,只是略低于新產品產值率,這反映了新產品的市場實現程度很高。
從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的實現效率來看,基本上與技術創新的投入水平相對應[4]。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的產值率、銷售份額及利稅份額,遠高于全國及國有同規模工業企業,其原因在于:高新技術企業雖然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投入強度與全國及國有同規模工業企業相近,但前者在技術開發經費和開發人員上的投入更集中,組織保障程度方面更高,其技術裝備水平更高,因而技術創新的實施更有效率。
從技術創新成果水平來看,在被調查的企業中,技術創新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近50%,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僅為13.25%[5] 。
中國企業技術創新成果水平:技術創新成果水平所占比例(%),國際先進13.25;國內領先31.33;國內先進16.87;其他25.93。
以上反映出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產出質量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而得到提高,同時也說明中國企業高質量的技術創新成果短缺現象依然十分嚴重。加入WTO后,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中國企業技術創新成果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
三、結論
通過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產出及創新成果水平的分析,反映出中國企業深層次的技術創新力度偏弱,中國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質量和檔次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參考文獻:
[1] 譚躍進,陳英武,易進先.系統工程原理[M].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2] 喻金田,萬君康.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調查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 (9).
[3] Exploring the role of market learning capability in competitive strategy.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3,37(3):407-429.
[4] 陳健,毛霞.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與產出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6).
[5] 韓新嚴,吳添祖.影響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總體績效水平的因素和對策[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3).
The Enterprise RD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DING Chen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enterprise input and outpu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etail and show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ult level,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input degree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pe with the output.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 is the main tool for analyzing input and output, it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partment product flows.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nterprise;R&D analysis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