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經濟前三季度GDP增長率9.9%。盡管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個百分點,但在世界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里,與陷入低迷的世界經濟相比,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仍然引人矚目。
困難空前
毋庸諱言,今年以來國民經濟下行的態勢比較明顯。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10.6%,二季度增長10.1%,三季度當季僅增長9.O%。但前三季度9.9%這個增速仍略高于改革開放以來9.8%的年平均增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談到這個數字時,特別提醒人們要與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進行比照。他用三個“十分”來概括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十分不尋常、十分不平凡,十分不容易。”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可謂多災多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不僅對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對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也產生了沖擊。
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更是挑戰空前。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價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世界最嚴重的一場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給對外開放度日益擴大,與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的中國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據初步測算,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四大亮點
談到當前的中國經濟,李曉超評價是“基本面尚好”。從供給角度看,農業連續5年的豐收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基本條件。工業生產雖然遇到了較大困難而增長放緩,但前三季度的增長幅度仍達到15.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9.4%。
從需求角度看,今年的外需回落較多,但從數據看,8、9月增速下降的幅度在縮小。外商直接投資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44億美元,增長39.9%,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和城鄉消費都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246億元,同比增長27.O%,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886億元,同比增長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
李曉超對前三個季度國民經濟概括了四個方面的亮點,一是經濟仍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二是消費價格漲幅回落趨勢明顯,盡管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高于去年,但回落之勢明顯,自5月份以來已連續5個月回落,9月份同比漲幅已回落到4.6%:三是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前三季度高耗能行業生產同比增長13.2%,比上年同期回落6.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5%,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1.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區生產和投資增長明顯快于東部;四是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
堅定信心
據李曉超分析,經濟運行中存在著促使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行的有利因素,但影響價格上漲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對通貨膨脹還不能掉以輕心。
李曉超建議人們密切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密切關注對吸引外資的影響。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流動性的減少,估計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會產生一些影響;二是密切關注對出口增長的影響。出口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減緩明顯,這仍將對中國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三是需要關注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李曉超說,在國際金融海嘯的驚濤駭浪里,中國經濟在最為困難的一年里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三的路程。這段艱難的道路印證了一個道理——付出努力總會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