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中國人一定會注意到,北京奧運會的口號變得越來越低調了,原來的“把北京奧運辦成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經典奧運會”已經不再被官方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平安奧運”。甚至在某些官方媒體中,“北京奧運”出現的頻率也少了,代之而起的是“第29屆奧運會”。

“因為今年以來發生了太多意料不到的事情,中國不得不降低了期望值”,一位即將參加奧運安保的北京市警察告訴筆者。
揮之不去的隱患:“東突”和“藏獨”
北京舉辦奧運會算得上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大的一次外事活動。雖然在古代的唐、明強盛時期也出現過萬邦來朝的局面,但今天的形勢已經遠非當年。即便在多如牛毛的會議國度,中國各級政府、公安部門積累了相當的大型活動保衛經驗,但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來講,那樣的經驗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至少中國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幾十位外國元首、2萬多外國運動員、裁判員、體育官員,3萬多境外媒體記者,幾十萬外國觀眾、游客同時登場的局面。
官方暗暗變換了宣傳口徑是因為從今年年初,中國已經感受到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舉辦奧運會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命運。當4年前奧運火炬在雅典熊熊燃燒時,西方國家把它當成了鄰居家辦喜事,紛紛就安全問題出謀劃策,借軍艦、導彈充實雅典的安保實力。而當中國機遇來臨時,它們卻老臉一橫,西藏問題來了,人權問題也來了。各種蟄伏已久的西方偏見勢力終于找到了一場狂歡的盛宴,而恐怖分子也在這種反華浪潮中得到了極大鼓勵,而鉚足了干勁。
目前“東突”分子已經在互聯網上宣稱,要在奧運會期間采取恐怖襲擊活動。據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最近披露,今年1月,新疆警方成功抓獲了以阿吉買買提為首的10名恐怖團伙頭目及骨干成員。據該組織案犯交代,他們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準備對奧運食品下毒。3月,新疆再次破獲了以阿不都熱合曼·吐爾遜為首的恐怖團伙,繳獲9.51千克的炸藥。該暴力團伙準備在烏魯木齊市搞人體炸彈,破壞奧運氣氛。
目前,“東突”分裂活動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東突”組織與國際恐怖組織聯系增多,它們還派出骨干分子親自跑到阿富汗接受“基地”組織的系統培訓。
另一個可能的威脅來自西藏。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后,達賴集團就提出要“決戰奧運”,達賴的弟弟丹增曲杰公開說:“只有武力,才能迫使漢人離開西藏”,“恐怖活動可以用最低成本獲得最大效果”。
2008年3月,“藏青會”在印度達蘭薩拉召集會議,通過“立即組建游擊隊秘密入境開展武裝斗爭”的決議?!安厍鄷鄙踔辆腿藛T、資金、武器購置之類的具體安排制定了初步計劃,準備從中尼邊界偷渡入中國境內?!安厍鄷钡念^目還說,為了徹底勝利,已經準備好“至少再犧牲100名藏人”。
而就在“藏獨”組織磨刀霍霍的時候,西方不少媒體反而提供表演平臺,2008年4月,意大利《晚郵報》竟專訪了“藏青會”頭目次旺仁增,讓他鼓吹“用自殺式襲擊”謀求“藏獨”。更令人震驚的是,面對次旺仁增的挑釁,西方媒體一片沉寂,在赤裸裸的恐怖主義面前表現得相當麻木。
對于“藏獨”,中央曾經與達賴私人代表進行了兩次接觸,而在最近7月份的接觸中,達賴方面已經承諾不破壞北京奧運。但就在這次接觸后,達賴集團卻轉過身就對西方媒體抱怨說,北京“缺乏誠意”,而且指責中央政府,會談就是“為了拖延時間”。達賴集團的這個反應等于是親自撕毀了自己簽署的“和平協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6月在新加坡出席第七屆亞洲安全會議時表示:“考慮到一心要摧毀所有美好東西的國際恐怖主義勢力擴大。因此,我認為今年的北京奧運會,與前幾年相比,將面臨更大挑戰?!?/p>
新聞開禁之后的隱憂
劉亞斌是朝陽區麥子店的社區民警。從1月22日起,他和3300多名北京市的社區民警深入到全市各個社區的居民家中做入戶調查,逐一排查社區內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北京警方以居委會為基本單位展開普查活動,清查出租房屋及其區域存在的安全隱患,核查流動人員的身份,排查并解決可能引發流動人口群體性事件的矛盾糾紛。劉亞斌等社區民警承擔的排查任務,是北京警方命名為“平安奧運”的奧運安保措施的一部分,將涉及北京市18個區縣400萬左右外來人口。
其實令中國政府擔心的并不僅僅是奧運場館的安全,也不僅僅是北京一地的平安。中國政府同樣擔心在奧運期間有群體性突發事件、特大礦難、食物中毒、流行病突發等不可預控的危機在中國其他省份出現,因為中國政府已經許諾在奧運會期間放開外國記者新聞采訪的限制。外國媒體認為,這個開禁令是由溫家寶親自簽署的,它實際上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表明了中央高層對自己的信心”。
中國打算展示給國外一個開放的中國,一個自強的中國和一個信心百倍的中國,奧運會是一個最佳的名片。但展示這張名片是有風險的,如果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嚴重的群體性突發事件、特大礦難、食物中毒、流行病突發等意想不到的情況,就像近來貴州省甕安縣一樣,一場小小的刑事案件最后引發幾萬人上街的打砸搶燒,那么西方媒體記者絕對會立即撲過去,最終奧運會出現在西方媒體上的不是運動健兒,不是天安門城樓,而會是那些慘烈的場面。萬一這些事情發生了,中國政府借奧運打造的國家新形象會在頃刻間被攪得七零八落。一場奧運會變成中國丟臉的舞臺,這是政府不敢想象的。
人民戰爭該怎樣打?
對于中國人來說,保衛奧運在當下具有最大的心理交集,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打一場人民戰爭是中國社會的光榮傳統,也是中國的一個最好選擇。中國民眾在保護圣火境外傳遞和抗震救災中的表現足以表明,中國人團結起來的力量相當驚人。
當然,奧運保安的重點責任方還是軍警。據悉,北京奧組委將投入至少10萬的安保人員,而中國四大軍區都將投入相當力量來保衛奧運。屆時軍隊、警察、武警、保安和志愿者等五大力量將構成一張嚴密的奧運安保網絡。
如此多的軍警投入是必須的,但對于一屆和諧完滿的奧運會來說,太多的警力出現在視野中,容易給西方觀眾、游客帶來心理上的緊張,甚至給西方媒體提供不必要的負面話題,如何在和諧氣氛中平安地辦好奧運會,如何平衡各種警力的現身概率,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而且萬一出現突發事件,各種力量怎樣協調,新聞媒體怎樣報道,更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從歷屆奧運會的應對處置來看,突發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危機公關的方法和技巧。發生在悉尼奧運會期間的突發事件值得借鑒:當時,兩名犯人越獄,悉尼警方為了不驚動公眾,沒有采取大規模抓捕行動,直至他們竄至郊外才一舉擒獲。國際社會也是數年后才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