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任志強等幾位房地產大鱷看上去淚水盈眶,希望宏觀調控政策能松動。其中“房地產思想家”馮侖說,目前的情勢下,要學習在汶川大地震里被埋36天奇跡存活的“豬堅強”,在困境中生存,即便瘦身也無妨。潘石屹則接過話茬兒自稱,比“豬堅強”還堅強。而7月8日在南京中央路一處的巨幅房地產海報上,“房價不會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13個白色的大字,卻異常醒目。
房地產是喜歡做俯臥撐的“豬堅強”?人民很奇怪,結果很玄妙。看到這諸多粉墨登場、輪番上陣的表演,我只能說“‘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中國的房地產越來越具娛樂化趨勢了,他們很順應時勢,充分利用網絡流行語,制造新聞賣點,吸引受眾眼球,不過他們的“秀”在我看來多是做給政府看的。于是,我有些擔心,這一輪的宏觀調控,會不會又輪回為前些年來屢戰屢敗的宿命。
也難怪,因為照著名學者孫立平的說法,房地產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發育程度最高、影響力最大,同時自覺意識也最強的一個利益集團。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最大的富豪中有相當一部分集中在房地產領域,財富的規模、現實的利益以及歷史的積累,造就了房地產集團的團體意識和集體行動能力。
據披露,任志強,這些年來有1/3的時間都用在參加研討會、撰寫文章參與論戰,在各地組織商會活動,為此他一年坐了160多次飛機;有記者更是說,任志強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是在討論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而同行們總是在期待他言出驚人,更猛烈地批評政府的政策。
任志強等人是房地產的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做俯臥撐”表達利益訴求,這不足為怪。只不過現在房地產的利益表達機制卻是缺失的,正如房地產市場信息的極度不透明一樣,普通民眾誰都搞不明白,房地產成本到底有多少,房價到底降了沒有,處在什么樣的真實境地。而且,信息之混亂和寡頭化,也即房地產市場信息,幾乎由任志強等房地產商和某些地方政府壟斷了,民眾似乎一開始就被牽著鼻子走,以至工薪階層等群體,乃至中國國民經濟似乎很大程度上被綁在房地產這駕戰車上,業界和一些媒體引用似是而非的個案和數據聲稱,深圳有人炒樓破產,甚至出現負資產現象,美國次貸危機很有可能在中國重演云云。
現在的情形,在我看來,任志強們喊得聲嘶力竭之后,急需另一個重要角色——地方政府——登場了。因為,在我國目前的制度背景下,利益集團的行動要真正取得效果,最有效的辦法是與行政權力結盟。房地產集團所具有的巨大社會能量,無疑在于其與權力的聯盟。而這一天然盟友則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對于“經營城市”、“出售土地”的興趣非常濃烈,甚至對房地產和拍賣土地為貢獻GDP和政績份額,形成嚴重的依賴。某些地方官員在土地征用、地皮出讓、工程項目中的腐敗行為,更成為這種聯盟關系的黏合劑。可以說,現在仍然處于調控的攻堅階段,而不是進行尾聲,此時,與房地產商聯盟關系最松散的投機客成了犧牲的對象,而地方政府與房地產商的聯盟還非常牢固。
我們期待,另一個“豬堅強”隆重登場。而且我相信,如果宏觀調控就此偃旗息鼓,南京那個房地產商做的廣告很有可能成為現實:“房價不會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
(騰訊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