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員在3~5秒內,沿墻壁下水管攀登至10米高的影院頂部,而后一躍而下,用雙腿蹬碎5毫米厚的影院玻璃窗,并利用慣性破窗而入。
李強(化名)從來沒有失手過。自從三年前進入位于北京郊區大興的這個神秘大院,他就變成了一個代號。在無數次兵棋推演中,他和他的300位同事被分成若干小組——爆破、狙擊、談判、供應,各司其職。
屬于他們的,就是一個個跟方位有關的代號——“東一”、“東二”,諸如此類。除了胳膊上的狼頭臂章之外,槍是他們的共同特征,只要睜著眼睛,槍就成了他們的手指,連著神經,長在胳膊上。

他們的臂章上有雪狼頭像和橄欖枝,他們擁有自己的“粉絲”群,他們的崇拜者在網絡上搜羅關于他們的一切新聞和圖片,一些年輕人渴望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是一支幾乎沒有曝光過的神秘部隊——“雪狼突擊隊”。如果不是2006年一些視頻和圖片通過媒體曝光,這支部隊更像是一種傳說。
總書記親自批準組建
據《北京日報》報道,“雪狼突擊隊”組建于2002年12月,這支隊伍隸屬于北京武警部隊。整個突擊隊約有300名隊員,平均年齡22歲。“雪狼突擊隊”大隊長表示,這支隊伍是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親自批準組建的,主要擔負反恐、反爆炸、反挾持任務,部隊基地設在北京市大興區。
要成為“雪狼突擊隊”的武裝特警實屬不易,一名入伍一兩年的優秀武警士兵須自愿報名,然后通過專門審查組的政治審查、體格檢查、文化考試、心理測試等一道道關卡,經檢驗合格才能入隊。就算各項指標合格有幸進入突擊隊,也要經受煉獄般的體能、意志、品質等的各種訓練考驗,并在不斷的艱苦訓練中不斷淘汰、補充。
2006年4月27日,北京奧運安保實戰培訓啟動儀式在北京警察學院隆重舉行,此次儀式上,“雪狼突擊隊”的實戰科目演練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4名隊員在10分鐘內進行持槍、隊列、手勢信號等精彩表演。單是專業的持槍射擊動作就引起觀眾的一片叫好,他們按照匪徒襲擊的不同方向,分別采取站、跪、臥、仰,快步前進接側身等各種射擊姿勢,以達到“一槍制敵”效果。尤其是“后倒射擊”,令人們意想不到,當口令發出后,24名隊員齊刷刷地從立姿迅速將后背摔在水泥地上,而他們的眼神和手中“95式”自動步槍的槍口卻始終對著前方。
一套30多萬元的裝備
“2分鐘之內我們迅速穿好衣服,帶好武器,跑到使館門口。”曾經護衛中國駐阿富汗使館的中國特警小組組長劉成督回憶起保護大使時說:“每次護送大使等人外出時,我們都要子彈上膛、保險打開(槍支),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2006年以來,阿富汗境內自殺式爆炸頻繁發生,恐怖分子一度宣稱要綁架中國的外交官,于是,中國政府派出了神秘護衛。如今已是中校警銜的劉成督表示:“關鍵時刻,該用身體擋子彈就得用身體擋——無論在阿富汗,還是在北京。”而劉成督正是來自“雪狼突擊隊”,只不過當時沒有人提及這個細節。
“雪狼突擊隊”每個隊員的武器裝備接近30萬元人民幣——相比那些仍在伊拉克沙漠苦戰的美國大兵人均2.8萬美元的裝備,他們絲毫不遜色。
這套裝備包括防彈背心、防彈頭盔、護目鏡、腿帶護膝、“95式”5.8毫米口徑自動步槍、“92式”9毫米口徑手槍,全部配備重達30公斤。“凡是美國有的我們都有”。有時候視情況,他們還會裝備夜視鏡、熱感探測器、專用眼罩及其他先進的電子產品。
除了單兵裝備外,整個突擊隊的裝備幾乎是集國內最先進的反恐武器之大成,從裝甲防暴車到特種排爆車、從窺視設備到高技術通訊器材、從微光夜視系統到電子計算機指揮系統一應俱全。
衣服能夠自己“站”起來
200個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100個蛙跳、200次杠鈴,負重35公斤的10公里越野,這就是突擊隊的“一日三餐”。要說他們訓練有多苦,幾個小故事足以說明。
一次是在某一年的夏天,在操場訓練的武裝特警們個個汗流浹背,浸透了訓練服。有人說這訓練服脫下來能立著放在地上。在場的記者為了驗證虛實,請一名武裝特警當場脫下上衣,不一會兒,變干的衣服像是“凍”上似的,“立”在了地上。上前用手一摸,竟是硬邦邦的。原來,由于他們訓練強度大,再加上天氣炎熱,訓練服幾乎沒有干過。一層又一層厚厚的鹽堿滲透到訓練服的纖維中,衣服就變硬了,經過風干就能“立”在地上。
還有一位“雪狼突擊隊”戰士,他為練就一對“鐵拳”,4年里打壞了8個沙袋,指頭脫了好幾層皮,并嚴重變形;為了練就一雙“飛毛腿”,他每年都要穿破30多雙訓練鞋,4年來他負重越野跑的距離相當于跑了兩個“二萬五千里”;為了練出“飛檐走壁”的攀登功夫,他每年都要磨破50多雙訓練手套,入伍至今他攀登的高度相當于10座珠穆朗瑪峰。
為了鍛煉新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穿越火障”是特警們的必訓科目。“火障”就是用鐵板蓋著一條40厘米高、60厘米寬、10米長的壕溝,上面再鋪上澆透汽油的松枝,點上火,待鐵板燒紅后,武裝特警要通過兩個障礙物后再從壕溝內低姿匍匐快速通過。剛開始訓練,他們爬到火障前時,臉部就感受到烈火的熾熱,皮膚一陣灼痛,但他們全無畏懼,都很快完成“穿越火障”的訓練科目。
2003年9月,在京郊某反恐訓練基地的一次反恐演習中,突擊隊接受“解救人質”的任務。情況設想為:某日上午,數十名攜帶武器和炸藥的“恐怖分子”化裝成觀眾混進某影院,將院內數百名觀眾劫持為“人質”,并以殺人質、炸影院為威脅向政府叫囂,提出無理要求。突擊隊在與“恐怖分子”談判無效的情況下,開始實施武力強攻。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直升機快速飛臨影院頂部,在離地面18米的高空,只見一名武裝特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開艙門,甩下一根繩索,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條件下抓住繩索快速垂直滑降。1秒、2秒……抓繩、下滑、降落,一氣呵成、不差分毫,破窗、瞄準、擊發動作干凈利落、分秒不差。
根據突擊隊員獨有的邏輯,在整個攻擊行動中,如果一個人的動作出現失誤,那么所有突擊隊員都要重來——在“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反恐戰斗中,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武裝特警必須配合默契,才能圓滿完成任務。
在整個演習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高空“垂直降落”,它就是在整個滑降過程中,僅靠垂降者兩只手抓住繩索來控制下滑的速度、方向和身體的平衡。在外國軍隊里,這種做法被稱為“自殺性垂降法”。但為了練就這手“絕活”,特警隊戰士在既無理論可循,又無實踐經驗借鑒的情況下,泡在訓練場上反復實踐摸索。為了摸準下滑過程中,雙手握力的大小以及身體保持平衡的動作要領,他們每天都要在6層樓的高度攀登,進行無數次下滑訓練,強大的摩擦力將他們的雙手磨得水泡一個連著一個。試玉三日,礪劍五載!兩個月的時間,這樣一個高難度、高危險性的垂降動作硬是被他們給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