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2日,在北京昌平七里渠的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大院里,一支頭戴凱夫拉鋼盔、肩挎“95式”突擊步槍和“06式”微沖的特警部隊被授予了“藍劍突擊隊”的隊旗,這支120人的隊伍將在奧運會期間承擔最艱巨的反恐任務。
按照美國特警標準打造
“素質最優秀,裝備最精良,紀律最嚴明,作風最過硬,戰斗力最強”——這五個“最”,是北京警方高層給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的定位。而“藍劍突擊隊”正是從這支最頂尖級的隊伍中再次遴選出來的。
2005年12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成立,它集合了原刑偵總隊特警支隊、巡警總隊特警支隊兩支最優秀的隊伍,按照“SWAT”性質組建。“SWAT”這幾個詞來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洛杉磯,當時洛杉磯一系列惡性暴力事件迭出,使得警察局局長里爾·蓋茨意識到他們的訓練教程已經落后了。于是,在幾名退役陸軍軍官的幫助下,洛杉磯警察局下屬的一個部門開發出了一套以軍用武器和戰術思想來進行城市環境下的反暴力作戰的教程,并開始訓練和組織一個特殊的戰斗部門。到1967年底,該部門已經訓練了60名警官,并將他們集中成了一個新的單位“D小隊”。整個隊伍由6個小組組成,每個小組有5名成員:組長、狙擊手、觀察員、偵察兵和斷后衛兵。
局長里爾·蓋茨一開始就申請將這支隊伍叫做“SWAT”,即“Special Weapons Attack Team”的縮寫(即特種武器攻擊隊)。令洛杉磯警察局非常自豪的是,在過去的30多年中,“SWAT”參加的所有反恐怖行動中,共解救了超過3000名人質,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一例因為行動失敗而導致人質遇害事例。如今“SWAT”這4個字母已超出它的本意,而成為“特警”的代名詞了。
“北京市公安局已經成立了特警隊伍,這也是作為我們打擊犯罪、反恐防暴的一支力量來建設的,他們有非常嚴格的訓練,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一支隊伍。”奧組委安保部部長、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劉紹武曾經這樣介紹這支隊伍。
已正式組建的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總人數810人,平均年齡26歲。這支24小時備戰的精銳部隊,負責處置北京市的暴力恐怖犯罪和重大突發事件任務,同時參與2008年奧運會的安保。
一流神槍手的大本營
早在2005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內部舉行過一次低調的測試——各個分局尤其是刑事警察部門將精度射擊水平較高的、45歲以下的現役警察名單上報至市公安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統一測試。
北京警方從通過測試的200人中又篩選出30人——根據成績前10名被命名為“精英射手”,其余20人則為“最佳射手”。據說第30名的5發子彈射擊成績是48環(滿分50環)。這30名特種狙擊手,是特警總隊中最精銳的一部分。
誰敢用頭頂蘋果?誰敢用真槍實彈來射擊?他們敢!而且從未有人失手,現在,頂蘋果射擊已經成了這支隊伍鍛煉膽量和魄力的拿手好戲。“對我們來說,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特警隊員唐國強說。一個成熟的特警隊員在運動中射擊,一般都能達到百發百中。
在特警總隊直屬支隊辦公樓,記者發現每一層的樓道里都有兩個榜單——訓練成績排行榜和訓練考核光榮榜。在張榜公布成績、激發民警訓練熱情的基礎上,特警總隊在訓練過程中堅持“三個不放過”:訓練跟不上進度不放過,堅決補練;訓練態度不認真不放過,堅決嚴肅處理;訓練考核不合格不放過,堅決復訓。
據統計,自2005年底組建以來,特警總隊先后出動警力10.3萬人次,參與完成各種大型活動保衛、配合緝捕重大犯罪嫌疑人、排除可疑爆炸物等勤務1.2萬次,通過主動盤查和協助相關部門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400余名。
2006年6月8日上午,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被原單位解聘,心懷不滿,持一把水果刀和一把菜刀,將原單位的兩位負責人扎死后,又準備用汽油燒毀該單位。由于沒有弄到汽油,王某便爬上該單位五樓樓頂西南側。接到市公安局指令,特警總隊攜帶武器、氣墊等裝備迅速出警。一到現場,狙擊組、抓捕組、外圍控制組、高空營救組分頭行動,控制制高點,分析最佳抓捕方案。經過一番周旋,特警在對嫌疑人進行勸解時,趁其不備,一個箭步撲上去,將王某摁倒制伏。這只是特警們眾多出警現場的一個場景。
既酷又實用的貼身裝備
在備受追捧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反恐24小時》里,不管是單兵作戰,還是協同作戰,片中的美國特警全副武裝上陣時總能產生一種強大的震懾力。北京特警也是如此,神秘的一身黑,是特警隊員給人的第一感覺,只露兩只眼睛的頭套,能攜帶20多種不同設備的背心,可以徒手奪刀的手套……這一身貼身裝備既能使特警隊有一種神秘感,更能在執行任務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戰術背心:由防火、防水、抗腐蝕和高拉力的耐用布料或化學質料制成,上面的多個袋子可以擺放彈夾、彈藥、無線電、急救包、丁字鎬等多種設備。
多用途戰斗服:采用聚脂纖維和棉布合成的布料制成,為連身設計,因為特警隊執行任務的地點大多是在市區或建筑物里,因此,戰斗服大多采用灰和黑的色調,以便在黑夜或陰影里能夠達到最佳的隱蔽效果。
護肘與護膝:堅韌的化學纖維外殼,內鋪厚軟墊,除了在戰斗中保護手腳關節外,也方便作跪射姿勢時保護膝蓋。
護目鏡:是特警隊員必不可少的保護雙眼的裝備,憑借橡膠帶纏繞在頭盔外,固定在頭上。外框一般以柔軟的碳纖維制成,能夠緊貼皮膚,防止氣體或液體滲入面部。
蒙面頭套:這是特警隊與其他警種的最大區別。佩戴了黑色的蒙面頭套,由于無法辨認出隊員的面貌和表情,給人神秘感。其實佩戴蒙面頭套是任務需要和心理作用。以防火布料做成的頭套令隊員面目得到保護,避免在執行任務中被火焰或爆破熱浪灼傷,而且對歹徒的心理起到震懾作用,有利于戰術的應用。有心理研究表明,隱蔽人的面貌,可令隊員心理上無后顧之憂,戰斗行動中能夠更加決斷和果敢。同時避免在公眾和媒體前曝光,減少對隊員日常生活的影響。蒙面頭套分單開孔、雙開孔和三開孔三種形式。
垂降手套:在徒手作快速垂降行動時使用。手套以優質牛皮制成,手掌和指套部分加厚,禁得起從4層樓的高度快速垂降時摩擦而產生的高熱。
戰斗手套:以韌性極強的化學纖維制造,具備抗刀割功能,能直接以手來奪取對方的利器。
射擊手套:指模和掌心處有防滑紋,防止手中的槍械滑落,露出手指頭的半指設計使扣動扳機時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