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濟州道議會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通過條例案,將1月18日定為“離于島(中國稱蘇巖礁)日”。所謂“離于島”并非一個島嶼,而是一塊位于中國東海北部、中韓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的暗礁。韓國的舉動暴露了其欲將“礁”變“島”,從而單方面把中韓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變成韓國的領土的圖謀。
變“礁”為“島”,韓國投入巨資
1987年,韓國最南端的濟州地方海洋水產部開始將“蘇巖礁”標記為“離于島”。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韓國投資約2400萬美元在“蘇巖礁”最高峰南側65米處,打樁興建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噸,相當于15層樓高的巨大鋼筋建筑物,并將其稱為“韓國‘離于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該“基地”于2003年6月竣工。在此期間,中國政府曾于2000年和2002年兩次就韓方在蘇巖礁修建海洋觀測站問題向韓方提出交涉,反對韓方在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海域的單方面活動。
2006年9月中旬,韓國媒體曾密集報道“中國對蘇巖礁的監視活動”,誣稱中國意圖搶奪“韓國領土”。同時,在報道中多次提到中韓海上經濟區劃分問題,可見爭奪豐富的海底資源才是背后的實質問題。然而,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島嶼應是在漲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礁石,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因此,盡管韓國在蘇巖礁上建造了人工平臺,但改變不了常年潛伏水下的蘇巖礁是暗礁的實質。
從2006年8月,濟州道議會曾表示要設立“離于島日”,后因未能指定負責該事務的委員會而不了了之。2008年2月,相關工作被交給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負責。濟州道議會原計劃于年3月對條例案進行審議,但韓國外交通商部以新政府剛成立之際有可能同中國引發外交摩擦,且一旦中國抗議會造成“離于島是國際爭議海域印象”為由,要求暫時保留,因此被推遲。
對于“蘇巖礁”問題,中國政府的立場一貫而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嚴正指出,“‘蘇巖礁’是位于東海北部的水下暗礁,中國與韓國在此不存在領土爭端?!K巖礁’所處海域位于兩國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中方在‘蘇巖礁’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韓方的單方面行動不能產生任何法律效果”。
韓國欲以先進戰斗機保衛島礁
從2006年12月起,韓國在瀕臨黃海的群山空軍基地陸續部署KF-16戰斗機。這是自去年10月韓國空軍在群山部署F-15K重型戰斗機以來第二次大動作。
群山空軍基地位于韓國西海岸,距離群山市約8公里,距離韓國首都首爾350公里,與中國隔黃海相望。從該基地起飛的戰斗機到朝鮮只需15分鐘。群山基地因此被五角大樓和駐韓美軍司令部稱為“矛尖”。
配給群山基地韓國空軍第80戰斗機中隊的KF-16有12架。除了KF-16進駐群山外,駐群山空軍基地韓國空軍原有的老式F-16戰斗機也在悄悄地進行大規模改良。改良后的F-16戰斗機的服役時間能延長8000小時,其有效負載增至1.8萬千克,能夠發射全球定位系統(GPS)制導炸彈,或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
韓國媒體分析,由于韓國與中國有關于“離于島”的“領土糾紛”,韓國此次部署戰斗機“不排除為應對未來沖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