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之間的互相指導就好像是擁有了一個私人教練。不妨把你的朋輩導師(peer mentor)看成是早上5點就來敲門的教練,他敦促你爬出溫暖的被窩,在寒風中迎著晨曦向前奔跑。如果沒有他,你肯定會偷懶對自己說你需要多睡一會兒,而你的健身大業就此宣告失敗。
就像私人教練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著重要作用一樣,朋輩導師也能為你和你的企業帶來極大幫助。
羅林斯大學克魯莫商業研究生院創業研究中心的執行董事湯姆·克魯澤克(Tom Kruczek)說:“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往往會感到很孤獨。當你在一個合作的環境中時,你可以和朋輩交流,但是在企業組織內,一旦遇到某些問題和麻煩,甚至很難告訴你的二把手。”
找一個朋輩導師。克魯澤克說,“應該是那些你熟悉并信任的人,他們會跟你講真話,而且很注重自己的名譽。”他還指出,這個角色最好不要是家庭成員或其他重要人物,“家人不一定愿意告訴你真相,但你的朋輩導師卻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找到合適的導師伙伴至關重要。因此很多企業家都四處尋找建議,積極參加各種創業組織、女性企業家協會和女性經營者等行業組織,還會到BizzFlip等社交網站上去。
現在來看看這三個企業家團隊是如何相互發現對方、又是如何成功建立起合作關系的。
互助搭檔
安·賽奇(Ann Sachs)和凱里·艾利(Carey Earle)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的。盡管61歲的賽奇和42歲的艾利擁有截然不同的商業背景,但她們還是成功的締結起了合作關系。
賽奇是紐約市劇院設計專家——賽奇摩根工作室(Sachs Morgan Studio)的總裁兼CEO,而艾利則是佛蒙特州綠蘋果營銷公司(Green Apple Marketing)的創始人兼首席創意師,兩人結識于女性總裁組織(Women P residents’Organization)紐約分會的活動。
“這對每個企業家來說,都是很好的方法。”賽奇說。“每個人都需要。”不管工作有多忙,她們兩人每周都會找出一小時通電話,討論她們各自的目標,相互鼓勵向前,這種電話交流通常都是在周一晚上。艾利說,“這會讓你不得不退后幾步,重新審視大的前景。”
雖然從年齡來說她們很難算是同輩,但賽奇和艾利都把對方視為商業意義上的朋輩,事實上她們還說19歲的年齡差距為她們帶來很多好處。艾利是家里五姐妹中的老大,她說:“在42歲我有了一個大姐,她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經歷過很多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這真的很棒。”
賽奇則認為與艾利的友誼讓她從自己的溫室中醒來,幫她直面希望、夢想和失敗。艾利還鼓勵賽奇寫書,記錄她如何將戲劇技術運用到商業運作中的親身經驗。賽奇說:“如果沒有艾利這個互助伙伴,我可能不會寫這本書。”艾利最近則完成了一本小說的初稿,暫定標題是《胖女孩說》(Confessions of A Fat Girl)。
艾利說:“我們共同經歷著這一過程,這就像擁有雙重力量,因為我們在摸索出版業的過程中都會發現一些東西,然后互相分享。”兩個人互相交流代理商和書稿信息,幫助對方在時限內完成工作。
長期交流對象
交流是32歲的特洛伊·霍夫曼(Trov Hoffman)和29歲的肖恩·利沃摩爾(Shawn Livermore)的關系紐帶。利沃摩爾說,兩個人就算不能每天見面,每周也會多次交談或碰頭。
2007年,專為律師提供集體訴訟案件管理服務的Simpluris公司需要請技術咨詢顧問來協助開發重要的軟件,該公司老板霍夫曼發現了利沃摩爾在Craigslist網站上貼出的有關架構及開發服務廣告,非常符合自己的標準。最近利沃摩爾已經自己開始創業,創立了Jaudible.com網站,該網站以視頻故事類內容為主。
他們兩個在財務、軟件開發、員工管理、法律事務和戰略計劃等方面相互支持——全是在附近的咖啡店和餐館。
盡管兩人的會面和交談不像賽奇和艾利那樣有組織有計劃,但同樣很有好處。利沃摩爾形容,他們平時的會面基本是“不拘小節但意義重大”。由于兩人都處在興奮的創業階段,霍夫曼說這種業務交流沒有時間限制,“他會在晚上11點時發e-mail給我,我們能一直交流到凌晨3點,不斷進行頭腦風暴,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霍夫曼說他和利沃摩爾之間的差異令他們的關系更加穩定,“肖恩非常敢想,而我就只想能保證按時發得出薪水。是他激活了我內心深處的夢想,而且幫我制定了發展路線。”
霍夫曼和利沃摩爾表示,他們已經建立起了一種互惠聯盟,并希望這種關系能持續一生。
合伙創業
蘇·斯皮爾曼(Sue Spielman)和比爾-伊戈爾(Bill Eager)在咖啡館的一次閑聊,最后促成了他們倆開始合作創業。
43歲的斯皮爾曼和50歲的伊戈爾都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山區小鎮,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通過一個共同的朋友在瑜伽課堂上相識,下課后兩人到咖啡店里繼續聊天。由于兩人的興趣非常相近,都很關心健康和健身之類的話題,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四年之中兩人經常在一起喝咖啡,現在一起創建了bSN社交網絡公司(bSocial Networks)。這家公司專攻社交網中的電子商機,并開發了自己的軟件產品“Market Lodge”,通過這一產品,用戶可以在社交網內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其他用戶創作的內容。
斯皮爾曼說,“我們已經把咖啡桌邊產生的創意變成了bSN公司和‘Market Lodge’軟件,我們的目標是全國性的大型媒體,可以覆蓋像Google、MySpace、Amazon、Facebook以及其他業內巨頭。”
成為公司合伙人后,斯皮爾曼說兩個人依然保持著閑聊的習慣,大部分是為了開拓思路,把事情想得更清楚更全面。兩位聯合創始人并沒有給這種反省式的會談設定什么限制,但會努力控制在90分鐘之內。斯皮爾曼說:“我們不會按什么既定議程來討論,更多是跟著感覺走。多是討論一些新的創意以及如何實施。”
斯皮爾曼和伊戈爾說他們的關系基礎是誠實。伊戈爾說,“不管贊同還是反對,我們都會分享心里的一切想法。如果有分歧,我們會解決問題,或各自尊重不同意見然后繼續討論。”
如何行動
正如上文中的三種不同關系,朋輩間的合作有許多種形式。對某兩個人合適的方法未必適合其他人。克魯澤克說,總之,責任感是關鍵。
如果你對賽奇和艾利那樣的伙伴關系感興趣,可以遵循她們的五步程序,讓你的互助計劃變成行動:
1.選擇一個從商業和個人角度都令你感興趣的朋友。
2.堅持每周通話,如果你漏掉了某次通話,事后一定要繼續堅持。
3.制定一份雙方都同意的目標框架,這樣兩個人就可以一起開始努力了。
4.將大目標分解成每周的小目標,每周通話能幫你堅持一步步走下去。
5.事先做好準備,每次通話結束時,告訴互助搭檔你下周要做什么。然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