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
黃先生35歲,在政府機關工作;李女士32歲,在某大廈物業公司工作;他們結婚6年,孩子4歲,是一個年輕的家庭。家庭綜合月收入近15000元,月支出約6000元。
現有家庭儲蓄25萬元,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3萬元,三年期定期存款7萬元,活期儲蓄8萬元,基金產品7萬元。有一輛家用汽車和一套約90平米的單元房。
家庭資產情況
作為“年輕家庭”,黃先生家庭的固定資產比較齊全。在現金資產方面,資金數量有保障,但質量并不是很高。現金資產主要是活期儲蓄、定期存款等,比較流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和保險產品基本上沒有。活期儲蓄和定期存款并不是理想的投資工具。從資產的“三性”來考慮,人民幣理財產品、國債比較適合黃先生家庭投資。
理財目標
1.統一整理家里的存單和銀行卡,系統規劃,適當整合。
2.細分現有財產,規劃投資,使資產保值增值。
3.增加家庭成員的保障,選購幾款適合的保險。
家庭理財建議
1、資金整理放首位
黃先生夫婦首先要對家中的存單、存折、銀行卡等進行整理細分。建議按存單是否到期來分類,及時取出,準備投資。定期存款保留1萬至3萬元,其余全部劃入投資范疇。活期存款對于黃先生家庭來說太多了,建議也保留1萬至3萬元,剩下的做投資安排。
2、換種方式輕松買國債
目前,記賬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是大眾投資者可以投資的對象,但許多人青睞后者。其實,記賬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相比較,具有收益高且穩定、買賣方便、流動性好(可在交易所掛牌流通)、期限選擇多樣等特點。從今年4月14日開始,第二季度財政部共安排了6期記賬式國債,期限分散(3年、5年和7年),黃先生一家可以選擇1至2期的進行投資,同時購買些憑證式國債。建議用于國債投資的資金在10萬元左右,憑證式和記賬式分配的比例為6:4比較理想。
3、保費支出不宜超過總收入的15%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壽險是最重要的,個人或家庭購買壽險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目前,黃先生一家月收入約15000元,按15%購買保險比較合適。買保險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在險種上可以選擇健康險、養老年金等儲蓄投資性保險。
從現在起,打理孩子的教育費用,建議進行教育儲蓄規劃。這一規劃可以享受雙重優惠,即零存整取的儲蓄形式可享受定期儲蓄利率和“免稅”待遇。另外,一些教育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使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創業基金。
4、購買資產管理類人民幣理財產品
今年部分銀行在發售資產管理類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類產品組合,例如某銀行近期正在發售的兩款此類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2.5%。黃先生一家投資經驗不足,建議購買資產管理類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