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知識共享為視角,構建企業內外創新循環體系, 以創新內因、創新外腦及其二者的開放互動為核心,不斷提升企業知識創新水平。
[關鍵詞] 知識創新 知識共享 創新循環
21世紀是知識競爭的時代,知識與物流、資金流等有形資源一樣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必須基于知識共享不斷提升知識創新水平,從而形成難以復制和轉移的能力,形成企業的獨特競爭力。
一、知識共享與知識創新的互動關系
知識共享是為了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的管理資源,以實現知識的不斷擴大和創新,從而推動企業創新,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Nonka把知識共享作為知識創新的首要階段。他認為一個組織或社區本身并不能創造知識,只有組織或社區成員所擁有的知識財富在集體中經過共享、討論、分析之后,才能激發組織或社區的知識創新能力。在創新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便是知識共享。從中不難看出,企業要想實現知識的突破和價值提升,就離不開知識共享這一重要環節,或者借助于企業自身的知識共享平臺,或者借助于企業外部的知識供應鏈,或者二者進行轉化、升華、提升,三種力量共同為企業創新來服務,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識網絡環境,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二、以知識共享為視角構建企業內外創新循環體系
如上所述,知識共享成為企業創新活動的基礎和提升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基于知識共享平臺構建了企業內外創新循環體系,創新內因、創新外腦及其二者的開放互動是核心循環要素,三者之間開放互動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的創新環境。
1.創新內因——創建企業內部知識共享平臺
企業內部積聚著大量寶貴的知識資源,如何有效的開發和充分利用這些知識,是企業知識創新關鍵動力。員工是創新內因中的靈魂,企業應當為員工相互學習與交流創造一個環境,即創建企業內部知識共享平臺。首先要明確不同類型知識者的的權益和責任,擬定知識契約,建立本組織的“知識地圖”,擴大可利用“知識空間”的范圍;其次,樹立人本管理思想,在員工之間及員工與公司之間建立信任的氛圍。領導主動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工作思路與員工進行溝通,并輸入到企業的知識庫中。在員工之間,要經常開展員工培訓和召開經驗交流會,也可為員工提供非正式的交流場所,如各類“沙龍”等;再次,鼓勵學習和創新,允許創新失敗,逐步達到企業中各成員的自我加壓、自我超越,使員工成為愛好學習、善于學習的人,提高群體智商,把企業建成具有持續增強學習力和創造力的系統;最后,建設并不斷維護信息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在企業內部基本實現信息處理微機化,建立公用知識數據庫,構建企業內部互聯網絡,同時健全公用知識庫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更新機制,使知識庫的內容、深度、風格與企業發展目標相一致。
2.創新外腦——知識供應鏈的內化
當企業面對復雜的問題時,如果僅憑自身的知識無法解決,很難實現知識的突破和價值提升的,就會轉而向外部尋求支持,需要借助于企業外部知識共享來給企業注入新的知識,為企業內部的知識創新提供新鮮的血液和知識平臺,成為知識的需求者。首先,尋求知識供應鏈。根據組織和市場的需要,尋找與企業自身匹配的知識供應鏈系統;其次,知識選擇,對共享知識進行篩選。先把在供應鏈各知識節點中經過明示和匯總組合后的集體知識羅列出來,再進行知識處理,形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再次,知識轉移與交易,根據知識的不同類型,對顯性知識可以在虛擬場所中以電子文檔的格式傳遞,對隱性知識則需要在物理場所中面對面地進行轉移或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轉移;最后,知識內化。根據企業發展和創新需要,建設學習型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形成重知識、重人才、重創新的氛圍,倡導個人學習和組織學習,鼓勵員工積極進行知識內化。通過利用企業外部知識供應鏈,能夠對企業知識缺口進行彌補,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和效能,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3.開放互動——企業內外的知識循環
企業內外的知識共享平臺不是孤立的,而是開放的,二者之間存在著良性互動的循環關系。在知識從各種外部環境轉移到企業的過程中包含著不同類型知識的相互轉化,包括顯性知識的顯性化、顯性知識的隱性化或內化、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和隱性知識的隱性化四種方式。對知識的提供者而言,在知識交易中是將隱性知識外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對知識需求者而言則是通過組織學習將獲得的顯性知識內化為隱性知識,成為組織解決問題、提高創新等實際能力的過程。知識需求者獲得顯性知識后和自身知識相結合不斷將顯性知識內化為隱性知識,增加了主體的知識存儲量,提高了知識創新能力。知識創新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創造更多的知識,在一定情況下,知識的需求者可以轉變為知識的提供者,使發生新一輪的知識共享成為可能。通過知識在不同企業間的轉移及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實現了知識的共享。知識共享增強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增強可以使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而創造出的新知識又可以與其他知識節點共享,如此循環,積極地推動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結 語
總之,人類進人21世紀之后,企業的生存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走進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業內外的知識已成為企業必須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企業知識創新提升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