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帶動著市場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世界市場由此而完整和統一,全球化的經濟意味著全球的人聯合起來共同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這就需要從全球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倫理道德所調整的關系愈來愈復雜,這就要求經濟和倫理道德的高度融合,于是在現代社會道德可以說是經濟發展的精神生產力。
[關鍵詞] 現代經濟倫理道德與經濟高度融和
一、經濟學與倫理學關系的歷史考察
關于經濟學與道德的關系的源原可追溯到亞里士多德。英國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認為“經濟學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亞當·斯密之后,經濟學與倫理學分離,當時之所以分離是有助于經濟學家集中解決經濟中的大量的技術工程方面的問題,有助于經濟學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實踐活動的開展,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顯現出來。經濟學由于過于追求經濟效益而缺少對人的“終極關懷”,結果致使經濟學走向狹隘的死胡同。由于這種分離忽視了經濟行為的動機及經濟成就的價值判斷,一味的追求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利潤的標準,于是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進行的經濟活動導致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如生存環境的惡化、人類精神家園的喪失、人是金錢的奴隸、是經濟生產的工具、人際關系緊張、大量的疾病產生、社會貧富懸殊、失業人數增加。
二、倫理道德交融于經濟行為之中,是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
經濟行為是推定生產力向前發展的最基本的行為。生產力是劃分經濟發展時期的尺度。
1.生產力的持續發展需要倫理道德。生產力是人們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們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關系,在生產力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在于它自身的矛盾,即構成生產力系統的諸要素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不斷解決,推動著整個生產力系統不斷自我更新和發展。而解決這些矛盾就需要調整各種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如何調整呢?就需要對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起著決定作用的經濟行為做出各種規范,這種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如果沒有這些規范,生產力的發展無從談起。
2.倫理道德貫穿于經濟行為過程的始終。任何一種行為發生都是從感覺開始的,由感覺→需要、欲望→動機→目的→手段、方法→意志→結果的發展過程。從感覺到欲望是行動的萌芽,動機的確定是行為的開始,從感覺到動機是心理的過程,從動機到效果是行為實現過程。在行為的過程中,動機決定行為的發展,是引發行為的推動力,維持行為的強化力。動機的產生是由需要引發的,行為主體的動機是在需要中產生,在活動中發展,它指向一定的目的,決定行為的方式,是構成主體積極性和自覺性的重要因素。在人的行為中,動機的確定需要主體的倫理道德素質的參與,什么樣的動機就決定著什么樣的行為方式。經濟行為動機的確立也不例外。
3.經濟行為的道德價值及其道德選擇。道德行為只不過是在各種活動中具有道德意義,能夠進行善惡評價的行為,經濟行為從始至終都滲透著倫理道德的因素,所以,經濟行為同時也是一種道德行為。人類道德行為是有價值的行為。道德價值是人們實踐活動和道德意識現象所具有的一種屬性。其中道德行為價值是道德價值中最重要的方面,人們常說的道德價值一般是指道德行為活動所體現出來的。經濟行為作為一種實踐活動當然也體現出它特有的道德價值。經濟行為的道德價值表現在:一是道德調解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因而,它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利于社會生活的穩定和繁榮。二是,道德在經濟行為中能夠促進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有益于人類個體心身健康和完善發展,因而可以使個體充實自己、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的動力,使人走向美好和諧的生活。
當我們考察經濟行為時,對其質進行分析,看它是否有道德價值:是有道德的、是不道德的、還是非道德的;對其量進行分析時,就是看經濟行為的道德價值量的大小,經濟行為作為一種特殊行為,它要有經濟價值即經濟效益,同時必須有道德價值即社會效益,它是經濟價值和道德價值的統一。道德價值愈大,對經濟的反作用愈大。
三、現代經濟呼喚著倫理道德和經濟的高度融合
馬克思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將經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它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實踐證明,它是目前最成熟、最有效的經濟模式。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帶動著市場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面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證明,在市場經濟成為全球化都接受的體制后,世界經濟才顯示出加速發展的趨勢。對世界經濟來說,世界市場由此而完整和統一,進而使整個人類聯結成一個緊密的共同體。全球化的經濟活動意味著全球的人聯合起來共同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這就需要從全球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倫理道德所調整的利益關系比以前更多、更復雜。可見經濟愈發展愈高,愈需要新的倫理道德的參與,生產力水平愈高,愈要求經濟和倫理道德的高度融合。
道德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倫理道德一旦與經濟行為有機的結合起來就會創造一種全新的經濟,因為在經濟活動的一開始就有符合時代要求崇高的倫理道德動機的參與,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又有調節能人與自然的環境倫理參與;有能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有社會倫理的參與;有調節經濟內部利益關系的經濟倫理的參與;可見,如果先進的倫理道德一直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就會創造出新的經濟,倫理道德是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倫理道德是作為劃分經濟發展程度的生產力及其發展的應有之義,因此,我們可以說倫理道德就是經濟發展的精神生產力
參考文獻:
[1]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出版社,1974年版
[2]魏英敏:《倫理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