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休閑體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休閑體育是人類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本文詳細分析了休閑體育產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及其小康社會狀態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背景。
[關鍵詞] 小康社會 休閑體育 體育產業
根據有關資料預測,我國社會消費水平己發生較大變化,如城市居民貨幣收入總值,有1980年的1235.5億元上升為2000年的5361億元,增長4.27倍,平均每年遞增7.5%。人均貨幣收入由1980年的764.13元上升為2000年的1623.84元,增長2.8倍,平均每年遞增3.99%。這種收入水平的增長趨勢,必然會引起體育消費的需求的增長趨勢。體育健身消費的快速發展,己成為我國市場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休閑是人類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的動力源,它對快樂、健康和所有個體的生活滿足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從休閑體育產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和小康社會狀態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背景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休閑體育產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
2000年,我國的GDP總量是89403億人民幣,人均7078元人民幣,達到了860美元,實現了小平同志設想的第二步發展戰略目標,初步進入了小康社會。筆者認為,作為現代城市文明化重要標志的休閑體育產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1)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2)拓寬體育產業的經營空間,為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尋求新的突破點與增長點間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刺激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3)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問題;(4)引導人們的健康消費理念,達到傳播先進文化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小康社會狀態下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背景分析
1.國家政策的扶植。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注重物質生活的提高外,還特別注意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關注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中六次提到體育,并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要廣泛開展全面健身運動,提高竟技體育水平”。
2.重大的歷史機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為休閑體育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我國社會將處在由不發達狀態向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方向轉變的歷史時期。具體到產業結構方面將會出現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逐漸萎縮,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盡管還會在一定時期內有較快的增長,但增幅逐步回落,惟有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將會持續的、快速的增長。
3.人們價值觀的演變。21世紀,人們的文化素質顯著提高,選擇科學、文明、健康的休閑體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錢買健康”“花錢買休閑”的觀念己深入人心。對小康社會的人們而言,新價值觀正在取代舊價值觀,這一時代的人正處在一個典型的世界觀轉化過程之中。
4.休閑娛樂需求的變化。為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文化、娛樂和信息將會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領域。小康社會狀態下,人們的休閑娛樂需求呈現出多元性、時間性、時尚性、個性和層次性特征,這些休閑娛樂需求特征恰與休閑體育本身的特性相吻合。
(1)多元化特征:小康社會從人們對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看,人的多方面發展自我的欲求越來越強烈,休閑娛樂需求體現在心理、情感、成就感、智力、肢體表達等多個方面,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時間性特征:休閑娛樂需求分布受休閑時間分布影響,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在我國,休閑需求集中體現在節假日,形成消費高峰,出現所謂的“假日經濟”現象。實際上,“假日經濟”是我國休閑經濟的特殊表現形式。
(3)時尚性特征:從客觀上說,時尚是一種經濟現象,它反映了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產工藝技術的進步,時尚可以為企業帶來滾滾財源。
(4)個性特征:一方面,由于休閑消費是人們滿足其自我發展和個性展示等非生存性需求的各種活動總和,受主體自身因素影響大,在休閑消費中不論是消費項目還是消費時間,呈現較強的個性特征,表現為有人喜歡體育旅游,有人喜歡沉溺于電子競技,有人則喜歡痛快地去健身。
(5)層次性特征:休閑娛樂需求是有購買力的欲望,對于每個人的休閑需要,在各自經濟條件的限制下形成不同層次的休閑娛樂需求;另一方面消費者文化素質、興趣愛好的不同,在同種經濟條件下,也會造成休閑娛樂需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休閑娛樂需求一般包括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兩個層次,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需要一定經濟條件的支持。從結構方面來看,休閑體育需求由活動需求、環境需求、體驗需求、收獲需求和滿意需求五個方面構成,滿意是終極目標。
綜上所述,小康社會狀態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假日和自由時間的增多、現代休閑觀的演變、人們休閑娛樂需求的變化等特點滿足了休閑消費的基本條件,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要抓住建設小康社會的絕好機遇,尤其是抓住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機遇,努力將產業做強、做大,爭取成為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新興產業部門。
參考文獻:
[1]盧元鎮: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213
[2]朱樹豪:體育休閑產業與社會發展[J].體育學刊,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