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文化建設對內調動職工積極性,創造企業更大價值,對外搞好企業知名度和競爭力。首先做好員工工作,爭創一致精神,其次搞好團隊建設和創新觀念。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四個結合
創造優秀企業文化,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以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企業文化建設應達到兩個方面的目的:對內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對外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競爭力。建設油田企業文化,要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油田的自身條件和職工素質,把職工的積極性與企業的目標結合起來,建立適應新經濟時代下油田發展所需要的新的價值觀念、新的服務理念和新的競爭理念,從而達到內增素質,外塑形象的目的。
一、企業整體價值觀的確立要與人力資源管理緊密結合,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其主要目標
油田在長期實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如“天不怕,地下怕,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廠興我榮,廠盛我欣,廠衰我恥”等等。這些成為油田企業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凝聚了巨大的群體合力和吸引力的企業文化價值觀,我們仍應繼續堅持。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員工個性的張揚,建立體現現代管理思想,富有鮮明特色的油田企業價值觀,對于吸引和留柱人才,保持企業持久競爭力,至關重要。因此,油田企業文化價值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充分尊重個人價值的實現。
1.要從制度上對職工個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企業必須承認合法追求個人利益是職工的基本權利,是激勵員工的必要前提,企業的員工激勵機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職工個人利益的基礎之上,要努力使企業利益與職工利益協調一致起來,使企業成為職工心目中真正認同的利益共同體。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特殊是人事、組織管理人員,應當認真地關注職工個人的愿望,真誠地聽取職工對工作報酬實現的條件、途徑和方法的意見。同時,在現行的體制中,切實有效地在薪酬管理中逐步引進“集體談判”機制,誠懇地與職工平等交換利益分配方面的意見。
2.要從管理上對職工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滿足。對職工的激勵過程,就是不斷滿足職工個人心理需求的過程。因此,做好企業職工激勵工作,要更深入地研究職工的心理需求,盡力滿足職工的心理需求。在設計職工激勵方式時,如在確認考核指標、工作定額鼓勵項目時,應充分考慮職工的期望值、榮譽感等等。
3.要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調動員工的創造力。創造好的工作環境和平等溝通的機會,使職工之間沒有觀念、資歷、權位、等級、背景等方面的障礙而能實現自由交流,創造公平競爭的人際環境和企業氛圍,使企業成為職工施展才能,實現自身價值、抱負和追求的廣闊舞臺。創造有利于個人發展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包括鼓勵職工勤奮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奮發進取,實行公平競爭,選拔能者、才者,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二、企業的經營理念要與市場競爭的局面相結合,倡導爭創一流企業的精神
長期以來,油田企業由于受到計劃體制的影響,形成了依賴政府的心理和習慣,這種精神狀態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格格不入的。我國加入WTO后,把競爭理念引入到企業文化的經營管理理念中顯得尤其重要。
1.要強化職工的競爭意識,培育職工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表現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不斷提高其參與競爭的心理素質。
2.要教導職工樹立危機感,講求實效。要有自信心,敢于和競爭對手拼高低。
3.要立足未來,苦練內功,挖掘群體的智慧,提高整體競爭力,以最高的整體素質、最新的技術、最低的成本、最優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三、企業的管理理念要與企業的管理目標相結合,打造務實高效、團結協作的職工隊伍
1.企業應精簡管理層次,減少運行中的繁雜層次和流程,建立扁平化的組織模式,使這種層次少、幅度寬的扁平式組織結構大大提高運營效率,使職工的能量得到重視和發揮。
2.要加強企業領導、部門領導與職工的溝通,讓職工了解本單位的運行情況,了解單位的經營決策,而不是讓職工成為一無所知的局外人。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形成良好的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職工的責任感。
3.要通過對管理理念的提煉,使之成為職工工作的準則,不斷自我調整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提高對企業的忠誠度,從而實現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的高度一致。
四、企業文化建設要與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樹立學習創新的理念
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它把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與塑造企業形象結合起來,既注重精神層面的工作,又強調外觀形象的塑造。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學習創新。
1.必須時刻注重學以致用、學而創新。要實施有效的學習培訓計劃,強化職工素質教育和再學習,推動企業向國內外先進企業學習經驗,創新思維,掌握競爭本領,不斷提高綜合實力。
2.要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在對企業文化進行宣傳培訓后,有一部分人能夠直接認同并接受下來,并能運用理念指導自己的行動。他們就是企業的骨干。這時,企業把這部分骨干樹立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應,使理念形象化,從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認同理念。
3.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使職工發生符合企業理念和價值觀的行為,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企業理念與價值觀就會不斷得到內化,最終變成職工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