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中石化獲123億元財政補貼
【本刊訊】(記者 楊悅 季敏華)3月19日晚,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發布公告,稱已獲得國家財政補貼,其中中石化獲得123億元,上海石化獲得3.4億元。
這是中石化第三次獲得財政補貼。中石化稱,123億元中約60%、74億元計入2008年一季度補貼收入,其余部分計入公司2007年補貼收入;上海石化亦將2.47億元計入其2008年一季度補貼收入,其余部分計入上年度補貼收入。
中石化前兩次所獲補貼均為彌補上一年度虧損,而此次則首次用于補貼當年虧損。工商東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調研部分析員花開玲對《財經》記者表示,其原因為今年一季度油價一直維持在每桶105至110美元之間的高位,給中石化的經營造成了直接壓力。
中石化公告稱,近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位波動,境內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出現和原油價格倒掛的情況,部分地方煉油企業因虧損而開工不足甚至停產,加上冬季柴油消費量增加,造成部分地區成品油市場供應緊張。中石化系統為保障成品油市場的平穩運行,采取多項措施增加成品油產量,高價收購地方煉廠成品油,導致中石化系統的煉油業務形成較大虧損。
過去三個月,中石化H股股價已經下跌超過40%,3月18日收盤價為每股6.33港元,而年初為每股11.56港元。瑞信在2008年3月20日的報告中表示,如果成品油價正常,中石化目前價值被低估,不過如果沒有補貼,而原油價格平均在90美元/桶,預計中石化凈利潤2008年將減少50%。
中國能源網首席執行官韓曉平對《財經》記者表示,對中石化補貼的制度有待改革,“中石化是一個公眾投資的公司,其他投資人的利益也應該保證。”
同在3月19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07年報,雖然其凈利潤當年實現1456.3億元,創上市以來的最高盈利記錄,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其煉油和銷售板塊的虧損額仍超過200億元。
中石油80%的加工原油可由自己公司提供,而大部分原油需要外購的中石化,煉油板塊的虧損額將更高。由此,業內人士對于理順價格機制的呼聲依然很高,認為財政補貼不能解決問題。■
(詳見《財經網》www.caijing.com.cn“每日要聞”)
電信
3G“中國標準”試商用
中國移動3月28日宣布,4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深圳、廈門和秦皇島等八個城市啟動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中國標準”TD-SCDMA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
網絡
部分網站違禁播出視聽節目受罰
廣電總局3月20日發布《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抽查情況公告》,公布了一系列違規播出互聯網視聽節目并受到處罰的網站,其中“貓撲視頻”等25個網站被責令停止視聽節目服務,“土豆網”等32個網站受到警告。
汽車
塔塔耗資20億美元收購捷豹和路虎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3月26日宣布其與印度塔塔汽車公司達成的有關向后者出售捷豹和路虎兩大品牌的協議,收購價格在23億美元。
鋼鐵
寶鋼集團將兼并重組韶鋼和廣鋼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網站3月19日發布消息說,經報請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正式同意廣西與武鋼、廣東與寶鋼開展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和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的前期工作。寶鋼將兼并重組韶鋼和廣鋼。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月26日在濟南揭牌。該公司由山東省國資委以其所擁有的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企業(單位)國有產權劃轉成立。
淡水河谷與斯特拉塔未達成收購協議
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3月25日宣布,該公司與國際礦業巨頭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未能就收購事宜達成協議,有關談判宣告結束。
(以上均據《財經網》、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