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國家貧富在于制度創新
哈佛大學政府學系教授 詹姆斯羅賓遜(James Robinson)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簡報
2008年4月9日
數據顯示,進入現代時期以來,不同國別經濟發展的差異與其制度創新相一致,無論窮國富國,其經濟改變與政治改變基本吻合。英國在現代早期的崛起,緣于其“光榮革命”帶來的經濟與政治制度改革;而由于殖民歷史,撒哈拉以南非洲與拉丁美洲地區的經濟政治制度不利于產權保護,反而有利于特權階級的剝削,其特殊的分配方式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使制度創新變得更加困難。
真正的制度變革需要技術、勞動力等各種因素的綜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例如,美國內戰結束后,美國南部地區直到20世紀40年代以后,才由于黑人移民、采棉機械化與人權運動等的共同作用,政治格局得以改變,經濟得以發展。
通過對世界經濟的比較研究,可得出結論,國富國窮的原因在于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的障礙是既得利益者;要實現制度創新,其動力來自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經濟發展需依賴制度革新,但一國的政治與經濟制度很難改變,舊制度形成的既得利益群體掌握著更多的政治權力,即使具體或短期的分配格局被改變,長期中仍然會表現出“路徑依賴”效應。
宏觀
國際糧價上漲怎樣影響中國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 李莉
商務評論“糧價上漲背景下的
內外政策思考”
2008年4月14日
未來一個時期,全球將迎來高糧價時代。回顧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全球糧價走勢,大體上七八年經歷一次上漲周期。本輪上漲始自2005年,目前許多品種的實際價格尚低于30年以前的水平,整體價格仍有較大上漲空間。
對中國來說,與過去相對封閉的狀況相比,國際市場對國內的影響更加迅速、渠道更多。傳導的途徑大致可分為三個。一是進出口渠道。目前,小麥和玉米等主要糧食品種國內自給率仍維持在95%以上,因此不應過分夸大進出口渠道的直接影響。二是上下游及關聯產品的價格聯動。最顯著的是石油,此外還包括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等。三是市場信息導向和心理預期影響。某種程度上,這種影響已上升為最主要的傳導方式。
政策
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有效途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 林家彬
“城市化過程中的政府公共服務發展”
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2008年4月19日
經濟發展并不會自然帶動社會事業領域的同步發展。解決此問題的一個基本而有效的途徑,就是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首先,應完善公眾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從廣度和深度上大幅度提高公眾參與的水平,建立暢通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和監督政府行為的機制;其次,必須把外來務工人員納入視野,從子女教育、基本醫療保障等方面入手,盡快解決這部分人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再次,需認清,公權力至上會使眾多侵犯民眾利益的事件在公共利益的旗號之下堂而皇之地發生,而對私權利的過度保護也會導致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因此要在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點;最后,應注重提高公共服務資源的利用效率。
金融
中投如何應對挑戰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張明
“論次貸危機對中國主權
財富基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008年4月21日
次貸危機客觀上為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資提供了契機。然而,在危機仍處于擴展和深化的過程中,投資對象的選擇及投資時機的把握都有難度;而且,美國政府對主權財富基金股權投資的監管可能趨于嚴格;同時,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資還面臨來自多家主權機構的競爭。
為應對外部挑戰,首先,中投公司可考慮與成熟機構投資者進行合作,從中學習進行盡職調查以及通過簽訂完善的投資合同防范投資風險的經驗。其次,在完成與匯金公司的分立、提高市場化運營程度的基礎上,應利用積極的信息披露和精心設計的公關活動來改善自己的國際形象,并積極參與主權財富基金良好行為準則的制訂。再次,中國政府應統籌規劃各主權投資機構的海外投資戰略,讓外管局、中投公司、社保基金、國開行、國有壟斷企業等主權機構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形成良性、互動的競爭合作關系,組成不同層次、各有側重的海外投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