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典
《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
(美)托爾斯坦·凡勃倫著,張林、張天龍譯,商務印書館2008年3月第一版
舊制度學派的三位領袖中凡勃倫最懂得演化理論,至少,他是最具演化理論傾向的制度經濟學家。當代經濟學正向演化理論發展,就此而言,這本文集最重要的部分是凡勃倫關于演化經濟學的早期構想。
“為什么經濟學還不是一門進化科學?”是這組論文當中最著名的一篇。此外,還有“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科學觀點的進化”“經濟學的先入之見”和“邊際效用理論的局限”。他批評經濟學家早已習慣的“均衡”觀點,并將這一觀點與歐洲思想中的目的論和自然法傳統聯系起來,并注意到經濟學邊際分析的重要前提是感覺主義的效用理論,故而無法引入主導著行為的人的目的——不論是何種目的。換句話說,凡勃倫預言,未來的演化經濟學將研究有目的的人的行為。今天,正如凡勃倫在100年前的預言,一門得到主流經濟學家們承認的研究路徑已經確立,它被稱為“行為經濟學”。
《去圣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談》
李零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3月第一版
李零在書中闡述了以下看法:一、中國古典學的主流是諸子之學而不僅僅是儒學;二、中國學術不能離術而學;三、閱讀中國經典,應先讀最初寫的、最短的——《論語》《老子》《孫子》《周易》,這四本是古典學術的代表作,然后再讀之后諸家所著更長的作品。
就文字而言,李零和陳嘉映都頗有幽默感。就古文字功底而言,上博楚簡和郭店楚簡,李零都參與了最初的校讀,并且作為主要的校讀者,對兩者均著有“校讀記”,其古文功底可見一斑。現在的讀者若打算讀《論語》,粗粗搜索就會頭疼,因為注疏太多,篇幅太長,時間苦短,頭緒渺茫。
所以,最省力的辦法是先讀李零這本小冊子,可省卻繁瑣的苦讀,也可少犯低級錯誤,至少不至如近年某些同類作品那樣遭內行嘲笑。
知識與情趣
《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萬丹譯,中信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作者是曾經的證券交易員,在“911”和次貸危機之前先知先覺地做空美國股市,大筆獲利,一舉成名。如今作為大學教授,他把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相結合,成就了這本覆蓋金融、商業、經濟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書。
我們去年曾推薦過這位作者撰寫的《隨機致富的傻瓜》,而《黑天鵝》可以看作他一貫思考的延伸和更概括的表達,乃至成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在他看來,“黑天鵝”,即那些不可預測的發生概率很低的事件,對包括金融市場發展在內的人類進程異常重要。這種思考讓人想起卡爾波普的證偽主義科學觀。在當前次貸危機中,出乎意料的事件頻頻發生,此書的出現稱得上非常及時而應景。
《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張賢亮著,中國海關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張賢亮是位不容忽視的作家,因為在大學畢業后的22年時間里,他都是“勞改犯”。許多年前,他的“封筆之作”《綠化樹》讓人以為他不愿意再寫任何文字了。上世紀90年代初,他下海經商,從起初的資產總額大約80萬元,到現在,其西部影城的有形資產大約2億元。
他的成功引人注意。然而難得的是,他依然在寫作,收錄在這里的,就是他斷斷續續寫作的隨筆。如果你仍關注張賢亮,那么你可以讀這本小冊子;如果你從未關注過張賢亮,那么你至少也要瀏覽這本書的標題和廣告語——僅僅為了知道“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北洋之始》
(美)約翰·斯圖亞特·湯姆森著,朱艷輝、葉桂紅譯,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最初的自由一定是辛亥革命之后的那一段時間——誰能想像突然沒有而且似乎永遠也不會再有皇帝的日子呢?這部厚重報告的作者是一位傳教士,美國人,在中國生活的第三年,皇帝沒有了,于是他自由而廣泛地記錄了他看到的一切——文化、人物、設施、政治、日常生活和國際影響。總之,如果你已經收藏了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系列,不妨也收藏它出版的可作為老照片陪伴的“老文字”。
本刊學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