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點
新的嚴峻形勢下,資本外流在所難免,中國外匯儲備的損失可能將從賬面變成現實
雖然資本從中國大量外流的可能性現在還比較小,但未雨綢繆勝于亡羊補牢。
近幾個月以來,國際和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發生了重要變化,跨境資本從中國快速流出現象已見端倪。
近年來,中國國際收支順差都比貿易順差多一倍左右,即一直體現為資本項目順差。但最近,這種常態已然被打破。這種異常與反差,值得高度關注。
7月以來,中國部分地區出現了外資企業利潤匯出突然加速現象和預付貨款流量加大現象,而資本金結匯和外資流入卻在放緩與變少。從這種“一出一進”“一快一慢”的對比可見,對資本外流及其后果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8月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海關進出口貿易項下順差超過了國際收支貿易項下順差,差額為137億美元,逆轉了以往趨勢。這說明資本項目正出現逆差,跨境資本正在流出。預計9月這一差額還會繼續擴大。
在理論上,資本外流有可能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的真實損失。比方說,先是有一筆美元外匯資金流入中國并通過銀行體系兌換成人民幣,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因此而增加。假如在隨后的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對美元快速升值,該筆資金再以人民幣升值后的新匯率水平兌換成美元,并撤離中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就會因此遭受損失。也就是說,損失將不再是賬面上的名義匯兌損失,而是真實損失!
目前,這一可能性正在增大。從國際形勢看,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引發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動蕩。從國內形勢看,中國股票市場自最高點以來下跌超過了三分之二,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也在回落,媒體更報道南方有大量加工貿易型中小企業倒閉。
上述兩種情況均可能導致資本外流。全球流動性局勢日趨緊張,有可能導致跨境資本從中國快速流出。各國央行之所以向市場大幅注資,正是由于他們看到了流動性緊張已成定局。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十分明顯,一些境外公司因資金鏈吃緊,要求境內企業加速將利潤匯出,此種現象應非個案。前期已有摩根士丹利出售在華物業的事件。
中國國內形勢發生的變化,亦可能導致跨境資本因無利可圖而快速流出。
跨境資本在中國的獲利機會今非昔比。首先,從近期看,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很小。截至10月10日,自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1.16%,繼續升值空間日益縮小,升值預期日益下降。近一個月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放緩,人民幣匯率變化的不確定性逐步增強,甚至不排除小幅貶值的可能性。
其次,今年9月以來中國已兩次下調利率。9月15日下調了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10月9日再次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中國利率水平與美國相比,利差日益縮小,而且,中國實際利率依然為負,跨境資本無“利”可圖。
第三,中國股票市場仍然處在盤整時期,近期也沒有反轉跡象。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已經過了價格大幅上漲階段,跨境投機資金在中國資產市場也難以獲利。
同時,由于中國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有所調整,以及近期經濟增長預期開始下降,導致跨境資本在中國的投資獲利機會也不比從前。
上述種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在中國的跨境資本,特別是國際短期資本,即所謂“熱錢”的快速流出,從而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產生實際損失。更重要的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殷鑒不遠,跨境資本快速流出正是導致泰國貨幣危機的直接原因,不可不防!
雖然資本從中國大量外流的可能性現在還比較小,但未雨綢繆勝于亡羊補牢。為了防范中國外匯儲備因資本外流而遭受損失,當前要深入貫徹“均衡管理”的外匯管理思路,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分析和預警工作,加大對跨境資本流動管制的力度,加寬對跨境資本流動管制的覆蓋面。特別是,要加大對銀行代位監管的檢查力度,高度警惕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和預付貨款流量加大、加快問題;要配合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地下錢莊活動,嚴格控制具有“規避管制、無真實貿易背景、有熱錢特征”的跨境資本流出現象。這樣,才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p>
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