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國本地企業和一家中國本土私募股權基金,借改制和“走出去”走到一起
對于弘毅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若能幫助中聯重科收購CIFA 并整合成功,將是“聯想系”又一次成功整合跨國公司收購。
9月28日,在湖南長沙“世界之窗”主題公園一個臨時搭建的大廳里,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碼:000157,下稱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 S.p.A公司(下稱CIFA)的交易,完成了最后交割。
又一家老牌跨國公司的資產,就此落入中國企業手中。此前,聯想、TCL、明基等,已經開啟了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序幕。不同之處在于,以上幾家企業收購的資產看起來都有些像“處理貨”,而此次中聯重科拿下的CIFA則為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公司。
2007年,CIFA銷售收入約為3億歐元,凈利潤872萬歐元;雖然在分析師看來其盈利能力不強,卻仍顯得健康。
“今天是中國公司收購一家成功的外國企業的開始?!焙胍阃顿Y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弘毅)總裁趙令歡在發言中說。作為中聯重科股東之一,弘毅在這次收購中可謂關鍵:弘毅不僅參與買下CIFA公司18.04%的股份,趙令歡本人還直接參與了收購談判。
進入國際市場拓展,原本是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幾年前就已設想過的發展路徑。幫助所投資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則是趙令歡為弘毅制定的投資戰略。
共同的“走出去”想法,使一家中國本地企業和一家中國本土私募股權基金(PE)走到了一起。
8月底,趙令歡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當前他最為關注的投資機會有兩個:一是國企改制,比如國資委正推的主輔分離,二是國企的國際化進程?!爸新撝乜七€只是牛刀小試。”趙令歡說。
中聯重科出海
2007年年底,CIFA的收購窗口打開之時,詹純新首先想到了趙令歡。
詹純新一直堅信,國內機械行業必須要進入國際市場。他預測,國內機械行業到2012年左右就會產能過剩,從而引發激烈競爭,所以,他希望能夠通過跨國并購走向海外。
此前,中聯重科曾在國內開展過連續并購,僅2008年就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汽車車轎廠以及華泰重工82.73%股權,某種意義上,并不缺乏公司整合經驗。詹純新對《財經》記者稱,有些收購的公司,他連公司的門都沒進過,依然運轉順利。
不過,前有TCL、明基折戟跨國并購的慘痛教訓,詹純新覺得,僅憑中聯重科一己之力,對并購CIFA并無把握。
幾天后,趙令歡便出現在意大利米蘭,以投資者的身份開始了與CIFA的第一輪接觸?!斑@個項目我做可以,但你必須一起來做?!碑斱w令歡將在米蘭考察的結果告訴詹純新時,詹純新對趙令歡說。
CIFA此時的境況不同于IBM出售的PC業務,也不同于TCL所收購的阿爾卡特手機和湯姆遜的電視業務,后兩者都是賣方急切想出售的虧損資產。CIFA此時依然屬于發展勢頭良好的優質資產,只是由于三個股東之間出現矛盾,而不得不售予他人。因此,國際招標之初,CIFA的價格被哄抬得非常高,最終收購價格確定為3.75億歐元,中聯重科等收購方實際出資2.71億歐元,其余部分抵消CIFA的長期負債。

趙令歡和詹純新都沒有透露與CIFA股東的談判過程。不過,詹純新稱,趙令歡在談判和溝通中發揮了作用,他“是個外交家,善于與人勾兌和談判”。
“我們用了很多技巧,充分體現出我們懂得怎么去折騰這件事?!壁w令歡自言。
趙令歡的想法是,在中國生產有優勢的,就漸漸移到中國,把CIFA的產地、產能空出來,做在意大利當地必須做的事;而更大規模的擴產,在中國進行。CIFA的工藝和技術水平比中聯重科先進,可以移植到中聯重科普及。
趙令歡還建議詹純新,不要把意大利人當意大利人來看待,而要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團隊;把股權激勵、責任明晰這些對中國團隊的管理方法,同樣用于管理意大利的團隊。
9月25日,第三次考察完CIFA,與管理團隊明確了下一步任務的詹純新回到長沙,頗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詹純新向《財經》記者透露,CIFA的技術已被引入中聯重科,CIFA已計劃在中聯重科的長沙基地建造生產廠,“會完全按照CIFA的標準來建造和生產”。
中聯重科的產品也將會通過CIFA的渠道銷往世界。CIFA與中聯重科雙方在市場方面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CIFA強在歐洲、俄羅斯、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這些恰恰是中聯重科所沒有打入的。
詹純新透露,已經任命了一位意大利團隊的人員專門在長沙工作,負責兩家公司的市場整合。
雙方的市場拼圖中惟一欠缺的是美國市場,對此,趙令歡表示,“那是下一步的問題?!?/p>
等來的機會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中聯重科這樣的一個機遇將會與弘毅擦肩而過。2003年,詹純新初識趙令歡。中聯重科的整體改制、職工持股的方案已經在進行當中。
16年前,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工作(下稱建機院)的詹純新,率領幾個人的團隊成立中聯重科。他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現在這個公司是建機院成立的,將來建機院會是公司的。
此后的發展也一如斯言。2003年,詹純新設想的整體改制、職工持股計劃,已經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但在接近正果時,意外出現。此時,國資委宣布成立,外界對于國企管理層收購(MBO)的聲討四起,中聯重科的第一次改制嘗試無疾而終。
“我當時決定放棄推進,雖然我們的改制文件已經獲批?!闭布冃赂嬖V《財經》記者,他從外部環境的變化當中覺察到危機?!拔覀円呀涀兂蓢Y了,需要重新來過?!?/p>
也正是這一“重新來過”給了弘毅機會。當年,柳傳志赴長沙與湖南省企業交流,詹純新第一次與柳傳志見面,兩人發現了相互間諸多相似之處。
柳傳志畢業于西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詹純新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兩校只隔一條馬路;中聯重科與聯想均是研究院所產業化的產物,柳傳志脫身于中科院研究所,詹純新則起家于建設部下轄的建機院。兩家公司此后所面臨的改制境遇,也異常類似。
不同的是,柳傳志帶領聯想走的改制之路早在多年之前就已完成,這對許多企業家誘惑巨大。當時,陪同柳傳志的趙令歡向詹純新提出,希望弘毅能參與中聯重科的改制。但當時中聯重科的改制已在推進當中,弘毅似乎沒有機會。
在兩人的初次見面中,趙令歡即為詹純新分析其原有方案中的風險所在。雖然合作并未達成,但趙令歡亦留話,“如果有外來力量,比你單打獨斗好得多。如果你要自己做,我尊重你,需要時給我打電話?!?/p>
中聯重科初次改制嘗試碰壁后,弘毅終于等到機會。聯想改制的成功示范以及“聯想系”對政府關系和國情的熟悉,讓其順利地獲得了詹純新的好感。2006年,弘毅正式入股中聯重科,而中聯重科的改制方案也借機完成。目前,中聯重科中國有股占26%,第二大股東弘毅占17%,管理層占12%。
中聯重科改制完成的同時,發生了凱雷等外資PE在中國收購碰壁事件,趙令歡對于政策的拿捏此時顯出價值。中聯重科改制最初的方案中,弘毅持股比例超過50%,占據控股地位。在看到凱雷入股徐工受阻后,趙令歡立刻決定將方案推倒重來,放棄控股。
生意就在“走出去”
“這種并購整合對于公司的考驗,復雜程度同火箭發射類似。”一位參與了TCL并購過程的高管曾這樣告訴《財經》記者,“天氣、技術、實力,甚至有時還需要運氣?!?/p>
他認為,中聯重科的優勢在于,中國企業此前在并購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可供其參考。
目前,中聯重科并購CIFA惟一的風險就是“惡劣的天氣”。在當天慶祝交易完成的晚宴上,中聯重科一位大客戶對《財經》記者分析說,今年上半年重工機械增長勢頭非常迅猛,絲毫未見宏觀經濟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這一行業較之于消費品行業有明顯的滯后特點。
“項目都是很久前就確定了的,機械訂單也是很久前確定了的,真正的影響恐怕要到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看得出。”這位業內人士稱。
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將直接影響到重工機械行業的發展。趙令歡也認為,宏觀調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房地產,中聯重科現在最重要的主打產品——起重機和水泥泵車,都會受影響。
不過,他認為,好在中聯重科以前每年的增長都超過50%,“會受點影響,但仍然是好公司。”
美國金融風暴眼下已波及歐洲,這對CIFA未來的發展也增加了一些不確定因素。對此,趙令歡分析說,“市場下滑可能會影響以后業績,兩個公司的完美結合會提升聯動效益,這兩個因素會看哪個作用更大?!?/p>
對于弘毅,若能幫助中聯重科收購CIFA并整合成功,將是“聯想系”又一次成功整合跨國公司收購,成為國內PE當中絕無僅有的成績。過去兩年,弘毅所投資企業在國內市場并購頻繁并且效果甚佳。
弘毅在投資石藥、江蘇玻璃、先聲藥業以及中聯重科之后,均利用資本利器掀起了行業收購整合的風潮,迅速占得行業的主導。
2006年,中國玻璃(香港交易所代碼:03300)先后收購陜西藍星、北京秦昌等七家玻璃企業,先聲藥業在上市前也收購了煙臺麥德津,而中聯重科也是一路并購而成國內行業的主導者。此次,在中聯重科身上小試牛刀之后,弘毅計劃參與規模更大的央企國際化進程。
“我要投資或打造行業的領先企業,這是指在中國的,但下一步一定是走向世界。”趙令歡說,“我們希望中國軍團在走向世界時,我們能夠幫助一些企業,讓他們成功的機會大一些?!?/p>
繼續國企改制
在中聯重科之外,弘毅還投資參與了江蘇玻璃、濟南汽配、巨石集團、石藥集團、神州數碼等國有股的改制。
在最初弘毅將國企改制作為戰略方向時,趙令歡在投資界的不少朋友都很擔憂,同情地問他:John(趙令歡的英文名),你真的想做?
“那意思就是你知不知道里面有多難。實際上,當時我心里很清楚,雖然很難,但機會很大?!壁w令歡說,“如果把一件難事做好,就好像用堅硬的骨頭磨牙,牙口就磨得好。市場起來了,公司就起來了?!?/p>
至少到目前,弘毅的策略獲得了投資者認可。自2004年正式成立以來,這家由聯想直接投資部演變而成的中國本土PE,成長速度驚人。
2003年,其第一期基金全部由聯想出資,注冊資金3700萬美元,實際投資9900萬美元;2004年第二期基金獲得高盛、淡馬錫、新鴻基等機構進入,募集8700萬美元,實際投資1.28億美元;至2006年,弘毅第三期基金募集資金高達5.8億美元。
2003年,聯想直接投資部拿下中國銀行一單不良資產包,獲得第一筆生意。此后,弘毅入股江蘇玻璃,并將其改制,最終2005年6月以中國玻璃的名稱在香港上市,完成這一投資過程,弘毅才漸漸進入國企改制的廣闊天地之中。
“幫國企從體制、機制、管理、戰略、國際化上做幾件事,能看到更多效果,因為企業可提升的空間較大,做一點事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壁w令歡說。
國企改制利益巨大,風險亦伴之而來。至今,趙令歡不忘提醒自己和同事:對于國企改制的難度一定不能小覷。“國企改制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利益分配都有流血事件。這么一想,就會很謹慎,知道什么時候要退?!?/p>
有鑒于此,國企改制的生意也要再三選擇。趙令歡稱,幾個著名的大國企改制,他在看過之后均悄悄退場,“不是我們能做的生意”,“政府不支持,我們不會做;如果沒有形成管理層利益共同體(利益綁定)和戰略共同體(對企業的發展志同道合),我們也不會做”,“事為先,人為重?!?/p>
所謂“事”,指的是行業的發展和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趙令歡解釋說,較高的行業分散度是PE資本運作實現價值增值的必要空間;此外,還有國際化的需求,從汽配、玻璃到重工機械,弘毅只投資國際化需求很強的行業。“總體而言,弘毅所投資的企業均為中國自身市場廣闊,具有成本優勢,而且要有一定天然技術屏障?!?/p>
今年8月,弘毅第四期基金“2008基金”美元基金完成募集,超過了最初確定的10億美元額度,為13.98億美元。此前的6月,弘毅的人民幣基金也已經完成募集,其總計管理資金已達200億元。
在趙令歡看來,國企改制進行到當前,正是機會涌現之時,北京、上海兩地許多國企都還在靜待發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