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地震牽動了億萬同胞的心,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動容。媒體的報道更是如雪片般撲面而來,央視作為傳媒界的領跑者,更是盡職盡責,在地震的報道中,不僅將災區實況第一時間呈現給觀眾,更呈現給人們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央視男主播趙普的眼淚無疑撼動了無數國人的心。
主持人趙普在直播連線四川地震現場的前方記者時得知,一位在現場搶救傷員的護士長在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內而音信全無的情況下,仍忙碌在搶救傷員的第一線的狀況,在說完“為什么我們能夠這樣?是因為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幫助”后,雙眼滿含淚水,聲音兩次哽咽,停頓數秒后恢復常態。
一時間,網絡上對趙普的評論漸漸增多,其中一位網友是這樣說的:“我們需要這樣的主播,新聞也是有感情的!(如果)在這樣的災情和畫面前,主持人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冷漠地發表著評論,我還用得著看他的電視直播嗎?”央視領導則對趙普這次情緒失控沒有任何批評,甚至鼓勵他,認為趙普的眼淚是新聞節目的時代標桿,他不僅代表了個人,也代表了央視的態度。
趙普可以說不僅是血性國人的代表,新聞媒體時代的標桿,更是一代青年人的榜樣,面對這樣一個平凡的“英雄”,我們不禁會問: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趙普?
天方夜譚,山里娃欲當播音主持
1971年,趙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1987年12月,16歲的趙普離開家鄉,到北京某后勤部隊當了一名士兵。在新兵連的一次聯歡晚會上,他表演了一首詩朗誦。他飽含真情的表演打動了在場所有官兵的心,因此新兵連訓練結束,他被分配到連隊廣播室當了一名廣播員。時間一長,他深深迷上了電視主持人這個職業。然而,1990年趙普退伍后,“淪落”到安徽省體育局下屬的省體育館當了一名保安。為了將來獲得幸運女神的青睞,趙普決定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從此,他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大部分都被他買了有關主持藝術的書籍。為了練好普通話,咬準每一個字音,每天下班后,他都會將新華字典上的字連同拼音抄滿六頁,并將其折成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一有時間就一個字一個字地進行練習。
1991年,安徽省氣象臺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名臨時氣象播報員,趙普應聘成功!但他并不滿足只是當一名臨時氣象播報員,而是想最終成為正式而且出色的電視主持人。因此,為了能夠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有關播音主持的知識,趙普報名參加了北京廣播學院的自學考試。從此,他一邊當好體育館保安,一邊抽時間做好臨時氣象播報員,一邊自學,每天都忙碌不堪。
半工半讀,苦中作樂的別樣北廣生涯
這一年,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干部專修班在全國招生,他毅然決定報考,但他從招生簡章中得知,北廣播音系屬藝術專業,既要考文化課又要考專業課,而文化課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成人高考,專業課則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此時已是1995年6月,而文化課考試就要舉行。僅僅只剩下四個月了。
朋友們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趙普想:是男人就要像上戰場那樣去戰斗,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留存遺憾。為此,他給自己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只有初中文憑的他竟于1996年2月接到了北廣播音系的錄取通知書!
不同于別的公派來參加學習的同學,下崗后的趙普必須在學習之余打工,掙夠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想到自己曾經學過篆刻,趙普就在廣院附近的一個地下通道里擺起了印攤……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找到更多的活兒,他制作了一些類似名片的小紙片,寫上自己能勝任臨時家教,抄寫員和主持人等崗位……沒想到這種宣傳方式非常有效,他終于可以賺到足夠的錢了。
破繭成蝶,成為央視男主播
1996年底,學院開始鼓勵干修班的學生實習,為了找到一個畢業后能接收自己的實習單位,趙普通過114臺查詢各個電視臺的電話,并且一家一家地詢問。通過查詢,趙普意外地獲悉北京電視臺正在招聘節目主持人,他立馬帶上自己的資料跑去應聘。北京電視臺的領導看了他的資料和臨場表現后,最終同意給他三個月的試用期。
當時春節將近,臺里一片忙碌景象,趙普便打電話告訴母親,他春節不回家了……從廣院到位于西三環外的北京電視臺,每天僅是來回往返就需要四五個小時,趙普深恐在這段時間失去機會,就索性買了一張簡易床放在辦公桌下面,把電視臺當成家守候。
1997年的大年初六,臺里先前錄制了一檔迎新春的欄目,還需要補錄一些外景,需要一個外景主持人。可是這時臺里的正式主持人不是正在錄制其他的節目,就是回家過春節還沒回來。機會終于等來了!趙普大喜過望,鼓起勇氣找到節目制片人,誠懇地說:“我是北廣畢業的,有些主持經驗,可不可以讓我試一試?”制片人同意了他的請求。得到應允了,趙普扛起攝像機,就沖出了戶外。節目一經播出,便受到一致好評。臺里另一個制片人在看過這期節目后,竟主動找到趙普,點名要他主持自己負責的《財經報道》節目。1997年底,趙普又被選中作《熱線律師》的主持人。
到了2001年,趙普已經不滿足只做一個單純的主持人。他覺得,主持人只是負責一個點的工作,而制片人則是負責一個面的工作。于是,他開始有意識地從一個制片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且在非常緊張的主持人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到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進修制片專業。2005年7月,通過四年的刻苦學習,趙普不僅拿到了制片專業的本科學位,而且因為從制片人的角度思考和主持節目,他的主持效果更好了,先后主持近20檔節目,并獲得了中國第六屆金話筒獎提名。
誰能料到,早已成為北京電視臺主持節目類型跨度最大的主持人、被譽為“一哥”的趙普,居然又攻讀了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專業碩士,還想闖進中央電視臺,成為中國頂尖的電視主持人。2006年初,恰逢中央電視臺舉辦魅力新搭檔比賽,趙普出人意料地拿著材料去報了名。最終,經過40多天的比賽,趙普從千余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得了這次比賽的前三名,沖進了中央電視臺,最終成為中央電視臺出色的新聞主播之一。現在,每天早上七點,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央視的新聞直播節目——《朝聞天下》中,與觀眾朋友們共度長達150分鐘的早間時光。
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一級臺階踩牢,后一級臺階才會再踩在腳下……
正是這些人生的磨礪,才有了我們今天看見的趙普,可以說他不僅擔當了一個男主播的責任,更體現了中國男兒,甚至中國人的血性,為一代青年人樹立了榜樣。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趙普,恐怕更值得我們久久回味的還有我們久違的人性的溫暖,它可以照亮一切,有它,今天的趙普是閃亮的,因為趙普,我們見識了鮮活的人間關愛。
(周國希摘自《新聞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