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速食的年代,多情也多味了,最可悲的是人們心中的神圣被同化了,面對這種“反現代的思維方式”,我無言以對,無語凝噎。
奶粉靚
只聽說有擺擂臺比武招親的,沒想到還有擺攤征婚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但無論出于什么動機,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該“大款”的人品有問題。他把婚姻當成了廉價的地攤貨,還公然在校園里擺攤征婚,勇氣可嘉,想法可笑,行為可恥。
池月
就是!盡管征婚自由,但也要看什么地方啊,學校不是電視臺廣告部,也不是小區廣告欄。
飛翔的小鴿子
對,這是公然對大學生的侮辱。雖然最近聽說包養大學生在社會上很流行,但是這種現象畢竟不是主流,不是普遍的,不是人人都愛錢的。公然的“擺攤征婚”,這種做法必然會受到反對。只是奚落,本人覺得對那個大款太客氣了。
不午睡的貓
沒辦法,誰讓現在這些人把什么臟水都往大學生身上潑呢。這樣的鬧劇出現不是沒原因的。
夢芩
我斗膽為征婚人做以下幾點簡單分析:
1. 長得太丑。不然那么多錢為何還娶不到老婆,要靠擺攤征婚來完成人生大事?現在不是說有錢能娶得嬌娘歸嗎?除非實在長得太丑,即使錢再多也動不了姑娘們的芳心。
2. 炫耀。不是說有錢嗎?他純粹就是心理有問題,可能是因為以前窮怕了,現在突然一夜成了闊戶,就想出來炫耀炫耀。時下不正流行“征婚”嗎?那好,就擺個攤顯顯闊吧,地點還不能馬虎,要選就選名校,對象就選女大學生,這樣顯得更有“品質”。
3. 炒作。現在不就流行這個嗎?想出名就找點稀奇古怪事(而且要具轟炸性的)來做,再大張旗鼓一番,不信各大媒體不動心,普通百姓不好奇。這不,我等正為這事大做文章、熱烈討論。
4. 被逼。這種情況一般為打賭,輸了就硬著頭皮做些尷尬的傻事(俺們以前在校園里玩過,但一點也不好玩)。可仔細想想,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誰會冒著被天下人恥笑的危險打這樣的賭約,除非腦殘者。
綜上所述,以2跟3的可能性最大,而1有可能兼于其中但不是主要原因。做完分析,我再貿然開出藥方一片:鏡子1面,《道德品質教育》1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律法條例》1本(疑是擾亂了公共秩序),《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各1本(提高自我文學素養,免得在女大學生面前把臉丟盡),香爐1個(燒掉些錢,或許能滅掉些輕狂)。
配以三個療程,三個療程后若不見病情好轉,請速到火葬場報名掛號,因為此人已無藥可救。
小路
贊!
分析得超精彩!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很慶幸自己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沒有放棄自己。對于80后的我,自由大于一切。
Ovaltine
我覺得擺攤征婚感覺更像是一場嘩眾取寵的行為藝術。有錢確實是個優勢,但無法換取純真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何況“擺攤”這么荒謬的做法。之前便已聽說,有富豪在報紙上征婚,列出一系列苛刻的條件,但仍吸引了眾多單身女性趨之若鶩。其實這和擺攤征婚異曲同工——將愛情視為交易,把婚姻變成選秀。
宇
愛情成為選秀又能怎樣呢?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明星如此,凡人更概莫能外。在這個價值觀泛濫的時代,我們的價值干預他人多少?也許,更實際點,無論愛情,還是生活,我們應該做好自己才對,并試著接受不同的意識形態,盡管未必贊同。
狂舞乾坤
總有一些人,特別是有錢人認為有錢就可以擁有一切,殊不知,這世上能用錢擺平的事都不是什么大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正是因為世上還有用錢擺不平的東西,我們才有理由相信,金錢絕不是萬能的,同時也有了足夠多的理由去好好活出自己的精彩!
oo66666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錢是重要的。然而企圖用金錢來換取伴侶,難道不可鄙嗎?而且對象竟然是大學生。這種擺攤婚姻簡直就是侮辱,他以為有錢就了不起嗎?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嗎?比如愛情,比如尊嚴。我們很高興大學生發出了“不”的聲音。
Andy
我不能反對金錢是好東西,因為它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東西,不僅有物質,也有一種生活態度。就像買名牌有時不是為名牌而名牌,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有金錢支撐的愛情讓女人更美麗,男人更自信。
Yangguangbaiyunj
我認為這位仁兄真是有勇氣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的做法盡管俗不可耐,但他的向往是美好的。也許是自己沒什么自信,賺點錢不容易,就想找個高學歷的賢內助,合理支配金錢而已。
早月
這兄弟太笨了,完全可以私下看中一個MM,然后慢慢追求,她要浪漫陪她去浪漫,要物質有物質,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爛她要你說你就說,何愁不抱得美人歸?居然跑到大庭廣眾下無視MM愛面子的基本原則,讓帶著有色眼鏡的人批得體無完膚顏面無存,最后落荒而逃。我尊重每一個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財富的人,人家又沒有什么碩士博士文憑,又不會花言巧語,也許長得也不怎么帥,那只好拿出自己的優勢項目——金錢來為自己的終身幸福增加點分量。努力半輩子想找個賢內助有錯嗎?可是現在無論媒體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嫉富如仇,所以被口誅筆伐也就不為過了。
晴
道理聽起來似乎是對的,但是這種方式卻讓人鄙視,這是對女性,尤其是知識女性的不尊重,況且現在的女性在尋找伴侶時更看重的并非這些,比如兩個人性格的契合度、兩個人成長的背景等太多因素可以影響婚戀,這種辯解太不值得推敲了。
婚姻,顯然是兩個人的事,優勢的引人眼球固然好,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準,“優勢”有時只占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