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因比《歷史研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有識之士總要考慮當前與過去的關聯,將來的發展趨勢等等;而這就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建立一種歷史哲學或歷史觀。而史論就是為這些人打造航海羅盤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在眾多的史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理論概括及創新。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
到了20世紀,史學界出現了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鑒學派”的興起。年鑒學派反對把歷史局限于政治史范圍之內,主張研究歷史的全貌。布羅代爾就是年鑒學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工作,年鑒學派在二戰后占主流地位,其影響也從法國擴大到全球。
羅素《白由與組織》
在18世紀末,可以說所有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如今如此驚人的差距。過去的歷史哲學也許能指明歷史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但無法預測歷史發展的速度。而19—20世紀與以往歷史的不同之處正好在于速度的變化。羅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能指出引向這種變化的因素。
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20世紀究竟是繼往開來走向進步走向輝煌的時代,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插曲,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極端的時代,肯定會遺留下相當多的后遺癥,值得我們反思。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紀,各種文明的命運是我們首先要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在歷史轉折關頭反思的結果。亨廷頓害怕伊斯蘭文明與儒教文明聯手打敗基督教文明,但是前兩者是不可能結合的,這點上他的判斷顯然有誤。然而文明的沖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輪的“西方的沒落”,卻不是沒有可能。
攀比名利只會增加人的煩惱,攀比事業能增強人的意志和信心。
加繆《鼠疫》
從古到今,人類不斷面對各種災難,但他們很少能夠對災難有所準備。這本講人類如何面對災難的書創作于希特勒時代,許多人感到無望。在這關鍵時刻,加繆看到面對災難的惟一正確態度,就是不要聽從命運的擺布,也不要聽從權威與利益集團的煽動。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9世紀兩位大思想家對20世紀有著持續的影響:一位是馬克思,一位是尼采。這本書是尼采著作的頂峰。它包括尼采過去的一切思想,這些思想用兩個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恒輪回來加以貫穿。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是一本“禁書”,也許是最著名的、名副其實的禁書。盡管它因“性”被禁,卻并不等于說它的題材只是性。在小說中,勞倫斯不僅要求一個人真正的“性”的解放,更要求從工業文明、傳統文化以及精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解放的人”。這些才是勞倫斯思想的深義。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
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是科學哲學的一次革命。波普爾說:“經驗科學就是理論體系,我們可以把認識邏輯稱做理論的理論?!薄翱茖W的理論就是普遍的命題?!卑凑账膶W說,科學理論“不是由觀察開始,而是由問題開始”。波普爾的整個科學理論的出發點是劃界問題,也就是找出一個判據來區別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們對未來有所企盼,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恐懼;在一個變化劇烈的世界中有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人們希望駕馭它。到20世紀后半葉,未來學應運而生。對未來學家的評價首先在于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或僅僅處于萌芽狀態的東西能否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托夫勒做到了這點。他的這本書在1980年出版,而20世紀后20年正是按照這個藍圖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