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一個賣蟑螂藥的小販,在自己的藥攤前豎起一塊大牌子,上寫:“蟑螂不死,我死!”有人問他也不答話,只用手指指牌子,來買藥的人果然不少。這是狠招,此謂“置之死地而后生”。
豬肉漲價,顧客多有抱怨,一賣肉的攤主不勝其煩,索性在肉架子旁邊掛一紙板,上面沒有寫價格,而是寫了一則年度最佳笑話:“沙僧對孫悟空說,大師兄,現在二師兄的肉比師父的都貴了。”來買肉的人哈哈一笑,不僅不抱怨肉貴,對分量多少也不再斤斤計較。這叫“丑話說在前頭”。
還有一招叫“故弄玄虛”,一家小理發店打出這樣的廣告:“基因技術燙;數碼智能燙;浪漫歐式燙……”
現代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有一條法則:第一等人創立法則;第二等人遵守法則;第三等人破壞法則。
“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安踏掌門人丁志忠,講出了他成功的原因:“51%與49%,是父親教給我的處事原則:他很早就告訴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讓別人占51%的好處,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長此以往,可以贏得他人的認同、尊重與信任。”
丁志忠說清楚了一個道理:成功的最佳捷徑,是讓人們知道,你的成功符合大家的利益。成功的途徑多種多樣,另一位成功人士也說:“我沒有一個成功的方程式給你,但必敗的倒有一條,那就是嘗試著討好所有的人。”
西方有句格言,奉承是傻瓜的食糧。諂言諛術總歸靠不住。說成功秘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一條:“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80%至90%。”
投資是有訣竅的,比如買股票,“要在人們興高采烈的時候賣出,在大家都痛哭流涕的時候買進”。但是,一提風險、投資、理財,就無法回避一個很流行的理論:錢是掙來的,不是存出來的,錢是越花越有。有經濟學家甚至鼓噪說:“拼命省錢,到最后肯定越省越窮!”這里存在陷阱,永遠都不要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
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新口號是:“省錢讓生活更美好!”松下幸之助到80歲了,還天天自帶盒飯上班。《鄰家的百萬富翁》作者斯坦利則說:“大部分美國人對于財富的認識都是錯誤的,擁有財富和收入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如果你每年都有不錯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不會變得富有,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
與人生是否成功密切相關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戀愛婚姻。
比如,選擇女友最主要的標準是:通情達理、健康、聰穎、善于持家。婚姻以整個人生為目標,挑選合適的人并創造一種合適的關系至關重要。
一成功女士的經驗是:“挑男人就好比挑西瓜,僅僅從外表看不出內瓤的好壞。有的瓜看上去新鮮潤澤,敲在手里脆響,賣相好,打開一看卻是瓤粉籽白。有的男人相貌堂堂,接觸起來才發現為人小氣,心胸狹窄。男‘花瓶’比女‘花瓶’還不中用,女‘花瓶’還能賣個好價;男‘花瓶’若沒傍上闊太太,放在家里就成了雞肋。外人看著葷,自己卻下不了口。”
(夏雪摘自《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