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形而
5月12日的記憶,相信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
那夜,我們都是汶川人;
從此,我們生死不離。
我們能做什么?不夠志愿者的條件,只能捐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社會各界都在募捐,學校也組織了捐款。我想中國以前沒有任何一次能有此次之成績,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捐多捐少也引起了那么大的爭議。誰本來那么有錢,可卻捐了那么點;有的學生捐了很多很多等等。沒錯,在國難當頭,每個人的反應也許確實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怎樣??墒?,正是這種時刻,捐多捐少,真的有那么重要嗎?我們都是學生,捐的錢都是問家里的父母拿的血汗錢。我們擔心,我們心系災區人民。無論捐多捐少,我認為,都是對生命的敬意。
“從來大難興邦,我們期待天佑中華,也相信每個人心手相扶的善良?!?/p>
國難當前,請不要專注于捐款的數額,那數字本身毫無意義,數字背后的愛心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所以,拋棄一切懷疑和成見,睜開眼去看看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然后跟我們一起重復這句話:
“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為之奮斗!”
夢芩
捐多或捐少只看個人能力,如果你年收入在一萬以下,就算捐一百以下,我也會為你感動;如果你月收入在十萬元以上,那么,即使你捐了十萬以上,我也許還會覺得你只是捐的很少。因為我覺得捐款多少與一個人的愛心有多大不絕對相關。但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去做更大的努力而沒去做,那么即使他捐再多的款也不會讓人對他心生敬佩,不管他是家財萬貫或者一文不名。
海底深處的魚
捐款我也認為應該量力而行,能捐多少就是多少,愛心是沒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有些人他捐了一分錢,也許他的愛心是無限的,而有些人他捐了幾百萬幾千萬你就能說他是愛心無限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形態,有些人很要面子虛榮心強,所以表面上給人感覺他很富有,而捐了超出自己實際承受能力的數額,但他實際上卻又很窮,這種情況你能把他的愛心用金錢來衡量嗎?我認為,捐款是憑個人的良心、自己的愛心來捐的,我是不同意把捐款拿出來公示,就像李連杰說的,我不會說我李連杰個人捐多少,是啊,愛心為什么非要拿出來公示呢,公示會讓我們的愛心大打折扣的。
御劍歸來
確實,各人的能力有限,只要獻出自己的愛心,足矣!成龍捐出了1000萬元,這是值得我們贊揚的,而有一些明星藝人的捐款數在我們看來,很“摳門”,于是有些人就對他們進行言辭上的攻擊,誘發了這場爭議。在我看,這種爭議毫無意義。一方面,捐款的數額會受到捐款人能力的限制,乞討者捐一元不少,明星捐一萬不多……我們無法控制;第二,個人修養,我們亦無法掌握。所以這場“熱”紛爭可以說“冷”得毫無價值!
雁去無痕
十元錢,一個嶄新的書包,一個孩子會感謝你;
一千元,一頂遮風避雨的帳篷,一個家庭會感謝你;
一百萬,一所充滿歡聲笑語的希望小學,一個村莊會感謝你……
一塊,一百,都是一份愛心,奉獻到災區,相應的就是一顆感恩的心,這心與心的交融,用金額的大小來衡量,合適嗎?
不午睡的貓
很多人在討論哪位明星多么多么有錢,卻捐了十萬,真摳。
說實話如果他捐十塊那你又該說什么?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已經是筆巨款,為什么還要強求更多呢?一定要明星捐出一半的錢才開心嗎?
那么請問你自己捐的是你自己財產的幾分之幾?
dcc12345
我們應該拋開任何形式的意識形態,不錯,對于這次汶川大地震,我們失去了很多,不僅僅是金錢,而更多的是“情”和至高無上的“愛”。是啊,“1分錢不少,100萬也不多”,我覺得李連杰說得很樸素,很簡單,但卻道出了這次“陣痛”的癥結。我們不應該看別人怎么做,評價別人怎樣怎樣,我們應該拿出自我行事的準則,以身作則。眾志成城!相信不管你出了多少錢,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也不管你是明星,抑或是富翁,再或是貧民,只要你有那份愛心,我們都會感激你!
西北笛韻
一聲悶響山河怒,
昔日天府枝葉枯。
悲痛欲絕共患難,
巴蜀兒女不孤獨。
怎奈閑人恣意蠱,
喧賓奪主太輕浮。
淺薄之辭議捐贈,
逝者亡魂天堂哭。
如果將愛心與金錢畫上等號,世間的真情還剩多少?如果將奉獻與義務畫上等號,世間的無私還剩多少?
早月
南京有位行乞老人捐了100元,王永慶老爺子捐了1億元,善心孰輕孰重?完全無法比較嘛。但是沒有人會認為100元能比1億元做更多的事情。況且捐款只是救災的一種方式,企業可以用更多的方法參與救災,明星也一樣。往遠了說,美國新奧爾良卡特里娜颶風災難就算比爾·蓋茨一分錢都不捐美國民眾也不會對他說三道四,我們能做的就是對每一個為災區表達善心的人心存感激。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愿善者多福!
飛翔的小鴿子
本來這種事情的原則是“心意到了,愛就到了”,捐多捐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份心意,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一樣。但是事情一到了公眾人物那里就變得不一樣了,他們不可以隨隨便便地捐,因為有輿論的壓力,譬如說姚明,捐少了,國人是會罵的?!?分錢不少,100萬也不多”,話雖如此說,但是如果捐得少了與自己的身份不符,還不是要被唾沫星子給淹了。所以,這個時候做個名人也不易??!
白雪安琪
我認為應該量力而行。一場災難讓大家團結一致,在那樣的場合才能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在和平環境難得看到,所以說患難見真情,何苦要去議論別人呢,你認為他有錢就該如何,這樣不好!看到這突如其來的一切,不讓大家覺得活著真好嗎?每一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就可以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