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徒區水利系統,有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隊伍。走近他們身邊,你會發覺,這是一支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的隊伍,這就是上黨水利農機站。
這幾年對于上黨水利農機站來說,是如日中天,好評如潮,各種榮譽接踵而至——鎮江市人民政府表彰的農機化先進集體,丹徒區委、政府表彰的全區農村工作先進集體,丹徒區委、區政府命名的“人民滿意基層站所”……這些榮譽的取得,凝聚著每一位干部職工的辛勤汗水和執著追求,而站長、黨支部書記戴金龍當記頭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站長既是指揮員,又是排頭兵,多年來戴金龍身先士卒,嚴于律己,堅持原則,雷厲風行,體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戴金龍大局意識強,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謀劃深遠,絲毫不亂,形成了精細的工作作風。
熟悉戴金龍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觸,他是一個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工作的人。自從擔任上黨農機站長、上黨水利農機站長,上黨、上會兩鎮合并后擔任上黨水利農機站站長以來,他一直勤于學習水利農機法規和理論,努力提高自身駕馭水利農機和服務農業生產的能力。正是這樣,使他在工作中有著比正常人快一拍的超前意識,對水利農機改革發展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思想敏銳,所以,這些年來他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贏得廣大農戶和站內干部職工的敬意。
作為一站之長,戴金龍多年來堅持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發展上黨水利農機,定下一顆心來做好工作,敞開一顆心來為人處世,始終以良好形象凝聚人心,帶領和促進全站四個文明建設。
大力開展主題活動,搞好水利農機建設。一是積極配合政府搞好全鎮現有水利配套調查,重點檢查了轄區內的幾條主要主渠道和其他水利配套設施,同時對鎮屬電灌站進行了汛前檢查,對查出的隱患進行了突擊配套設施和檢修,以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的需求。
二是配合主管局、政府對全鎮的八個水庫進行了汛前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處理,消除了汛期隱患。同時根據上黨鎮丘陵山區的特點和自然屬性,配合政府制定了防汛抗旱具體措施,并下發了文件,落實了防汛抗旱期間職責,人員定庫、定崗、定位,防汛物資也定點定位。
三是在水利工程建設上,立足主動抓發展。實施了塢莊電灌站的改造工作。實施了蒲村農橋和五塘大寨橋改選工作。切實抓好河塘疏浚整治工程。積極爭取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對楓莊橋、上會東橋、豐村酈莊橋進行了新建。完善了小金河下游水系配套工程。實施了區財政支農項目大李甲電站工程。搞好了文龍、群益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加大對農機管理的力度。2006年、2007年連續二年的搶險任務在全區率先完成,并大力做好新農機的推廣工作、秸稈還田的現場推廣工作等。
注重管理,確保水利農機各項工作有效進行。在工作中,該站注重抓經濟,落實項目。積極配合政府做好各項水利工程項目,同時還爭取其他工程項目,落實資金。工作中他們嚴于律己,處處想著群眾,為村組搞好水利工程建設。在站務管理上,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監督細則,做到清正廉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主要措施有:與各村建立了水利工程設施的共建網絡點。搞好水利行政執法。搞好水資源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實水利工程管理責任制,做好水庫、堤防的有效防治工作,充分發揮工程效益。認真做好財務管理。同時加強文明行業建設、注重站容站貌的不斷改善,樹立好水利農機人的整體形象。
近年來,上黨水利農機站為打造水利農機新環境,為搞好防汛抗旱,為確保農機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卓有成效。
這些年,戴金龍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一方面認真搞好站內管理,另一方面又要抓好水利農機建設和防汛抗旱工作,可以說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獻身、負責、求實”精神唱響水利農機之歌,譜寫了新時期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奮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