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鋸片產業是該市的一個傳統特色產業,現在擁有鋸片生產企業80余家,主要生產金剛石激光鋸片,高頻焊接片、燒接鋸片、硬質合金鋸片等系列產品,全年全行業生產各類鋸片6000萬片,占中國鋸片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實現銷售總額16億元。目前丹陽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中低檔鋸片生產基地,涌現出了像華昌、鋒泰、友和、漢森等一批全國鋸片行業中舉足輕重的企業。
2007年9月28日丹陽市鋸業商會正式成立,經商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和一屆一次理事會選舉,華川海為會長,邱新國、朱曉宏為常務副會長,柴遼江、華兆夕、蔣宏偉為副會長,王曉海為秘書長,韋國建、彭福榮、徐海明、易東為理事。
在2007年10月中旬的中國廣州商品交易會和中國上海國際五金工具展覽會傳出喜訊,丹陽鋸業商會企業不僅接訂單2500萬美元,而且其會員企業協同作戰的全新風貌令業界稱道,這是對剛成立不久的丹陽市鋸業商會的最好褒獎,既說明丹陽市鋸片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大有作為,又表明丹陽市鋸業商會的成立對致力于丹陽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努力。
丹陽市鋸業商會成立至今,雖然僅僅9個月時間,但在會長華川海率領下,發揮新丹陽精神,以“開拓創新、團結拼搏、求真高效、誠信實干”的工作作風,在經濟建設、維權服務、會員發展、擴大影響、公益事業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為把丹陽建設成富裕和諧的現代化蘇南強市,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9個月來,華川海身先士卒,嚴于律己,堅持原則,雷厲風行,體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華會長大局意識強,盡管他為了自己的公司發展日理萬機,但是為了“丹陽鋸片”的整體形象,他還是抽出寶貴時間,多次親臨商會秘書處辦公室布置工作,且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謀劃深遠,絲毫不亂,形成了精細的工作作風。正因為這樣,這9個月來,丹陽市鋸業商會的工作才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踏實。
堅持學習,政治、業務素質不斷提高。一是抓商會領導班子成員的學習。該會多次組織副會長以上的領導干部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通過學習,商會領導班子成員提高了自身的政治、業務和整體素質,帶領全體商會會員搶抓機遇,加快自身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還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使商會各項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二是抓好會員企業的管理、經營人才的培訓工作。該會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加業務講座、培訓班。2007年11月5日,邀請德國MPA檢測中心主任塞德爾博士和克拉爾工程師兩位專家先后到華昌、友和等企業,對產品質量檢測進行指導。2007年11月16日,邀請德國飛羽公司舉辦了“鋸片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業務講座;2007年11月30日舉辦了《勞動合同法》培訓班;2008年1月15日邀請了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粉末材料有限公司舉辦了“鋸片產品配方和生產技術”等業務講座;1月14日舉辦了《商檢法》相關政策培訓……這些工作為會員企業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搞好宣傳,提高丹陽市鋸業商會的知名度。為了更好地宣傳丹陽市鋸業商會,提高丹陽市鋸業商會的知名度,商會秘書處積極投搞,先后在《丹陽日報》等媒體發表文章數篇,同時認真辦好《丹陽鋸業簡報》,目前已出了3期。
積極服務會員企業,促進會員企業發展。商會始終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積極鼓勵會員企業做大做強,并做好服務工作。商會已先后組織部分會員企業參加廣交會和上海五金展會、德國科隆五金工具展會。同時深入各企業征求對商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另外還千方百計為會員企業的新上項目、征用土地、擴建廠房等方面提供服務、化解矛盾,多辦實事。
積極參與“光彩事業”,濟困扶貧獻愛心。商會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為構建和諧社會獻出了每一位會員的愛心。如這次地震賑災活動中,各會員企業踴躍參加。捐款達五十多萬,另外華昌公司還捐贈了價值達十萬元的三千片鋸片送往四川地震災區。
丹陽市鋸業商會將力爭把商會辦成每一個會員的娘家,辦成一個團結和諧、有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的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