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金華市婺城區城東街道人大工委在街道、社區兩級均設立了人大代表公開欄,將街道轄區內的婺城區七屆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聯系電話、履職等簡況,以及區人大代表的主要職責、權利、任務等一一公開上墻。為了更好地創新代表活動載體,展示代表風采,2008年,城東街道轄區的通園、桃園、八詠樓、旌孝街、塔下寺5個社區的區七屆人大代表所在的辦公室設置了人大代表接待點。設置接待點,既可密切選民和代表的聯系與溝通,又便于接受選民對人大代表的履職監督。
辦公室等于接待點
金華市青春中學俞千里校長、浙江雙溪印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兆明、金華六中盧曉山校長、金華教育學院何寶鋼書記、東郊經濟合作社社長邵福林這5位婺城區七屆人大代表所在的辦公室,都有“五個一”:一個人大代表接待點,一個接待點的公開欄,一塊接待點的標志牌,一個接待點資料盒(夾),一張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卡。
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卡,是一張圖文并茂、印制精美的小折頁。封面上“人大代表人民選,當好代表為人民”;“樂為民情傳媒,共建和諧社會”;“你的心聲,我的責任”;“我是人大代表,有事聯系我”等言辭,道出了人大代表忠于職守,為民排憂解難的心聲。內頁上有人大代表的姓名、聯系電話、郵政編碼、郵箱地址、單位地址、工作單位及職務、所在社區地址和聯系電話,人大代表的接待原則,人大代表接待群眾受理范圍及程序,人大代表接待群眾的工作方式等簡況。
預約代表挺方便
城東街道人大工委設置人大代表接待點注重便利和人性化,除了接待點就近設在人大代表的日常辦公室,選民還可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事先預約的方式,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見和問題,極大地方便了人大代表與選民的聯系和溝通。
5個區人大代表接待點建立后,選民到接待點反映情況和要求解決問題,區人大代表根據依法辦事、實事求是、熱情接待、支持工作的原則,受理發生在婺城區區域范圍內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問題。反映的問題超出婺城區區域范圍的,通過市人大代表受理,向市有關部門反映并爭取解決。
接待時,由人大代表填寫《人大代表接待選民來訪登記表》,記載基本事由和要求。代表接待后的10天內,由代表將接待情況和有關問題匯總給街道人大工委進行分析、梳理,并交有關部門辦理并進行跟蹤督辦。解決問題有了眉目后,由接待代表給選民答復。
給了百姓真正的便利
2008年初,謝承興選民到何寶鋼代表接待點反映了職工的住院起付標準過高,群眾經濟負擔過重的問題。何寶鋼代表通過向有關職能部門了解,提交了一份“適當降低住院起付標準,減輕群眾經濟負擔”的建議,得到了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現正在解決之中。
而在邵福林代表接待點旌孝街社區,一位選民指出連接通園路和東上小區的道路狹窄且路況差,造成上千人出行難,安全隱患大。邵福林代表和街道人大工委一起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到資金20余萬元,澆筑了一條長308米,寬3米的嶄新水泥路,兩邊還裝有路燈,從而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得到了居民的眾口稱譽。
2008年10月,當俞千里代表在得知青春小區西8棟至西10棟共144戶住戶已斷水2天,住戶多次打電話向市自來水公司聯系但不知何故無果的情況下,立即作了來訪登記,并向街道人大工委反映,要求有關單位盡快查明原因并給予解決。16個小時后,144戶住戶終于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用水。為此,居民非常感動。他們說,真的沒想到,人大代表這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用水難。
城東街道人大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就近在人大代表的辦公室設置接待點的探索和實踐,不僅不影響人大代表正常工作,還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方便了選民和代表的聯系與溝通。人大代表通過接待點,既可多方面了解選民的熱點、難點,又可及時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之中,從而達到“樂為民情傳媒,共建和諧社會”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