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銀行高級管理者的經營能力關系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對銀行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建立經營能力評價模型,運用SPSS統計分析方法,在分析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和寧波銀行等七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能力基礎上,研究銀行高管學歷、薪酬與經營能力之間的關系,并得出相關結論。
關鍵詞:商業銀行;高管;學歷;薪酬;經營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11-0076-03
引言
本文在國內外研究者對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抽出商業銀行競爭力中與高級管理者相關的因素,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我國七家上市銀行進行研究,然后分析銀行高管學歷、薪酬和經營能力的相關性。
一、模型構造
(一)模型結構
CAMEL系統對分析我國上市銀行的整體經營水平和風險管理狀況,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1],但由于國內外商業銀行所處的經營環境、發展階段等因素不同,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我國上市銀行的評價體系。本文在運用CAMEL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其他評價體系以及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建立本文的評價體系如下:
(二)評價方法和步驟
1.根據2007年上市銀行年報收集經營能力評價指標,上市銀行高管學歷、薪酬信息。
2.運用SPSS統計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對經營能力指標進行分析,找出主要指標及其權重,算出各上市銀行的得分。
3.分析經營能力、學歷和薪酬的相關性。
二、指標選擇、數據整理與因子分析
(一)經營能力指標[2]
1.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是銀行經營的最終結果,是股東投資的最終目的,結合我國上市銀行的實際,本文選擇資產收益率(ROA)、資產回報率(ROE)、流動資產增長率、流動負債增長率指標,如下表:
2.其他相關指標
為全面反映商業銀行經營能力,本文增加了反映資產質量指標的不良貸款指標,反映資本充足率指標和反映銀行經營與發展能力指標: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稅后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各銀行相關數據如下表:
(二)學歷薪酬指標
從上市商業銀行年報提取高管學歷、薪酬等分析指標,為以后研究薪酬、學歷、經營能力做基礎支撐。為研究簡單,將商業銀行學歷通過設定定值的方式進行量化,具體為:博士設定值為10、碩士設定值為7、本科設定值為5、大專設定值為3。各行相關數據如下:
(三)商業銀行經營能力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模型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因子分析模型為出發點,在滿足數據信息丟失容許的范圍內對多個指標提取公因子,通過計算確定哪些因子對原始變量有影響以及影響大小。通常,提取因子數目少于原始變量,但可以較全面地描述原始變量。因此,因子分析屬于降維處理的范疇,使指標體系的分析更加簡單有效。為商業銀行經營能力評價體系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可簡記為:
X=AF+ξ
且滿足下列條件:
(1) m≤p
(2) Cov(F,ξ)=0,即F和ξ不相關
(3) D(F)=Im,Im為單位矩陣,即F1、F2…Fm不相關且方差為1。
其中X=(X1,X2…,Xp)T是可實測的p個指標所構成p維隨機向量,F=(F1,F2…,Fm)T是不可觀測的向量,F稱為X的公因子,矩陣A稱為因子載荷矩陣;ξ稱為X的特殊因子,包含了隨機誤差。
以7家上市商業銀行的11個指標數據為樣本,計算樣本協差陣的特征值。從因子提取和旋轉結果(如表4)來看,前3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2.232%,即此3個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變量總方差的92.232%,大于80%,可以認為這3個因子基本反映了原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從公共因子碎石圖中我們還可以證明:當取1、2、3個公共因子時,特征值變化非常明顯,當取4個以后的公因子時,特征值變化很小,基本趨于平緩。從采用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法后的結果可以看出,因子變量在許多變量上都有較高的載荷。從協方差陣上看,因子變量是正交的、不相關的,這也驗證了我們的假設。
2.因子得分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計算浦發、華夏、交通、工商、建設、中國和寧波銀行的經營能力因子得分,同樣運用SPSS軟件,結果如表5:其中F1、F2、F3為各斜因子得分,Z為各上市商業銀行經營能力得分,由方差貢獻率和F1、F2、F3的代數和表示,P為按得分排序。可以看出:股份制銀行經營能力相對較強,其中寧波銀行最為突出。
(四)學歷、薪酬與經營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結合表3與表5分析結果,運用SPSS軟件分析學歷、工資和經營能力的相關性,得出相關系數。在這里我們采用了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對三者進行分析。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顯示學歷與薪酬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為0.370,薪酬與經營能力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為-0.731。
三、相關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四大國有銀行動態經營能力低于其他銀行。因子得分結果顯示,經營能力前三名分別為寧波銀行、交通銀行和浦發銀行,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其經營能力得分排名分別為第七、第六和第四。
2.商業銀行高管學歷高,薪酬也高。統計顯示,商業銀行高管平均學歷為7.44,略高于碩士研究生學歷,工商銀行高管平均學歷最高,為9.6,略低于博士學歷。薪酬方面,商業銀行高管平均年薪為167.12萬元人民幣。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為29.08萬元人民幣,其中有238家公司的高管最高年薪低于10萬元人民幣,商業銀行高管工資嚴重偏高。
3.薪酬與經營能力倒掛,高管薪酬沒有體現業績激勵的作用和效果。①薪酬中的絕大部分屬于固定薪酬,浮動薪酬和股權薪酬的比例很小。銀行高管的薪酬設計和激勵制度沒有科學的依據,更多的情況下是由銀行高管與股東之間的討價還價而成。②學歷也是這種討價還價的砝碼之一,這也可以解釋學歷薪酬弱正相關。從另外的角度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內部人控制”也為這種倒掛的薪酬體制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大股東為國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所有者的監管往往處于缺位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高管們的薪酬設計就等于高管們自己控制和決定。這也是銀行高管薪酬嚴重偏高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課題組.中外資銀行競爭力比較與分析[J].中國金融,2004,(17).
[2] 溫彬.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4).
[3]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和寧波銀行等七家上市銀行2007年年報[R].
[責任編輯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