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融資渠道不暢,融資難”早就是制約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從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來看,無論規模大小,大多數民營企業都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都強烈地感受到融資的困難。由于沒有資金,企業無法更新設備,無法進行精加工,這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科技進步和全面發展?;ㄏ獏^黨武鄉的民營企業同樣面臨融資方面的難題。
[關鍵詞] 民營企業 融資 黨武鄉
一、黨武鄉簡介
黨武鄉,地處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花溪,距貴陽23公里,距花溪10公里,人口18000余人,轄18個行政村。2003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為775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85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95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25萬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9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1.60元。
二、黨武鄉民營企業融資難在何處
1.該鄉部分民營企業信譽度差,銀行不敢放貸。該鄉的一些民營企業存在“開門迎客,關門打狗”的短期行為,這不僅對企業的自身發展極為不利,同時加重了銀行對放貸的擔憂。同時,一些民營企業的納稅意識差,為了偷稅漏稅不惜違法做假賬,使財物報表、會計表冊失去可信性,“民營企業”=“違法亂紀”=“弄虛作假”無疑成了民營企業在銀行心目中的形象;
2.銀行貸款方面的非國民待遇。民營經濟的融資困境源于金融體制對國有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國有企業對這種支持的依賴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貸資本化。然而,即使在國有金融機構有大量資金貸不出去的情況下,民營企業仍舊得不到貸款,造成了很多資金被擱置。同時,商業銀行貸款審批權限過于集中,信貸考核的利益激勵機制與風險約束機制不相稱,貸款審批環節過多,這些均不利于民營企業貸款融資。
三、黨武鄉民營企業融資難如何解決
1.建立民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實現民營企業信用管理監督社會化。加大對企業違約的懲罰力度,增加違約人的違約成本,嚴肅懲處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及其負責人,以減少違約的發生。同時民營企業也應自律,按規章辦事,清楚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不該做。
2.銀行應加大對民營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這要求銀行注意以下幾點:
(1)切實提高客戶經理隊伍整體素質,防范能力風險和道德風險。銀行支持民營企業,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客戶經理隊伍去適應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和對其貸款進行風險管理,因此,應抓好客戶經理隊伍業務素質的提高,同時加強客戶經理隊伍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自律管理。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2)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積極拓展優良民營企業客戶。這要求銀行制定完善的民營企業優良客戶分類標準,同時,要在了解當地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下,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度身定制融資、結算、理財等服務方案。這樣,既幫助了優良民營企業的發展,又實現了銀行的進一步發展。
(3)積極培育現代民營企業文化,積極加強與民營企業的合作。支持和幫助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民營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使民營企業逐步發展為具有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機構;推動民營企業完善財務制度,規范民營企業經營行為,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推動民營企業形象的改善,促進企業文化的形成,提高民營企業的生存能力。
除此之外,銀行可以嘗試聯貸聯保這一方式——既可以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能夠控制自身風險。
四、拓寬融資渠道
1.建立民營企業融資擔保資金,降低銀行信貸風險。民營企業取得銀行信貸困難主要是由于信貸風險較大,如果能建立民營企業融資擔保資金,則可緩解這一矛盾。據來自貴州省經貿委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省已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1個,分布在全省7個地州市:貴陽市5個(含省級擔保機構3個)、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銅仁地區各1個。截至2002年5月,全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已籌集擔保資金共計1779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6794萬元。11個擔保機構已為178戶中小企業提供87189萬元貸款的擔保。
2.大力發展以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為已任的地方性中小銀行。如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全國性大銀行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重點扶持國有大型企業的職能,那么,發展地方性中小銀行以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則勢在必行。近年來,我國相繼成立了許多城市合作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等中小銀行,但由于建造時間短、規模小、現代化程度低、儲戶小,其信貸能力極為有限,與眾多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相距甚遠,為此,地方政府應向這些地方性中小銀行多注入一些資金,并加速其現代化設施建設,地方性中小銀行也需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積極組織存款,吸納客戶,以增強資金實力,提高貸款能力,并制定相應的\"鼓勵、允許、限制、禁止\"民營企業經營的貸款政策,進行產業引導,促進民營企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3)可由政府出資建立設備租賃機關,根據民營企業的要求購進所需的機器設備,然后租賃給申請企業,由企業分期支付租賃費,以解決部分民營企業一時無法籌集到大量資金購買設備的困難,從而進一步拓展民營企業的融資空間。
隨著民營企業融資空間的不斷拓展,為民營企業注入充足的\"血液\",必然促進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從而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創新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的競爭,并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利于社會穩定,以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雪嶺 包中文: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06年第4期
[2]談玉國:銀行如何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J].現代金融,2005年第11期
[3]陳四清:論民營企業融資空間的拓展[J].北京商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4]陸發云:制約貴州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月
[5]劉子亮:關于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