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運用專利戰略,對于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闡述了實施專利戰略的重要意義,描述了我國目前專利發展的不足,最后對發展專利戰略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 專利 專利戰略
當今,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強化競爭和合作的機制,經濟的競爭也逐步轉化為科技的競爭、知識產權的競爭,特別是爭奪專利權的競爭。可見,專利的發展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實施專利戰略的重要意義
1.專利本身旨在鼓勵技術創新,提高綜合競爭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60%的出口企業遭遇過國外的技術壁壘,可見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貿易,專利都將起重大作用。目前我國專利成果轉化率較低,其中部分可以很快產品化并取得壟斷利潤,但只有不斷技術創新才能使企業保持領先地位,專利申請量中大部分技術即使不能馬上產品化,其形成的技術與法律保護網也能使企業在該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和相對的壟斷地位。
2.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離不開專利戰略。專利戰略具備了攻防功能和激勵人才資源的功能,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服務于企業發展的總戰略,處于企業發展總戰略的樞紐(或核心)地位。實施專利戰略,一方面可以引進國外專利技術,或吸引專利許可和轉讓;另一方面可以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激勵更多更新發明創造和技術創新。
3.知識經濟、技術創新與專利發展緊密聯系。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以專利為主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數量已成為衡量一國行業科技發展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1957年,索羅推算,人均經濟產量的增加,其中90%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專利對技術創新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我國目前專利發展戰略中存在許多不足
1.我國專利糾紛接踵而至。加入WTO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同時,國外的許多跨國公司也悄然進駐中國市場而“兵臨城下”,專利市場的競爭拉開序幕,關稅壁壘不復存在,技術壁壘的實質就是專利。而專利實際上是產品的最后一道護欄,一旦構成侵權,就要遭到賠償和貿易制裁的報復。
2.專利戰略意識有待于加強。國內很多企業既不重視開發、申請專利技術和運用知識產權去贏得市場,也不重視保護別人的知識產權。并且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多數行業和企業的核心技術與關鍵裝備基本上依賴國外引進,在技術引進過程中,又偏重引進技術的使用,忽視對引進的消化吸收和創新。
3.我國專利管理機構普遍不健全,缺乏專利管理相應制度。特別是在經濟、科技、外貿等領域的管理中,缺乏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重成果、重論文、輕專利、輕轉化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專利技術市場的保護也不夠重視,各種成果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三、我國發展專利戰略政策建議
1.加強知識產權內容的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專利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國民的專利意識,這是構建有效專利制度的重要一環,首先,要把專利知識及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結合,將專利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納入到普法教育規劃中。其次,作為專利技術的創造者和第一保護者,科技人員身處科技活動的第一線,要加強他們對專利知識的宣傳教育。再次,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大對專利工作的宣傳報導力度。
2.從高科技入手,構筑我國的專利戰略。專利是保障高科技安全的有效武器,就目前而言,面對世界專利戰略的研究發展,我國應著眼于高科技領域,一方面集中我國高新技術階層的專家,制定出我國在高新技術工作中運用專利戰略的規劃,另一方面對現有基本技術科研成果,經過篩選,由國家統一申請國際專利,以爭取保護、占領現有和潛在的國際市場。專利戰略詳細可以分為國家專利戰略,區域專利戰略和企業專利戰略。不同層次專利戰略要多層次筑建,多層次實施。
3.加大RD經費投入力度,開展產、學、研聯合,提高創新效率。我國RD活動經費投入占GDP比重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因此仍然有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創新能力的空間。要轉變思想,優化融資環境,增加投入,運用綜合的辦法,建立起企業投入為主體,政府投入為主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投入的多元化投資保障體系。 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是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捷徑。企業通過委托開發、引進技術或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等方式,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促進專利技術的轉化應用。政府可以出資定期為企業與高校或科研機構設立一個平臺,讓企業和科研人員一同商討和提出研究項目,以解決實際問題。
4.把技術引進中專利戰略研究運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世界新技術95%以上都以專利形式進行公布,而在引進或出口的技術中同樣都以專利的形式出現,我國在對世界各國進行技貿活動中必須予以充分的認識。一方面在技術引進中,對外方提出的專利都必須進行專利文獻的檢查研究,同時對其技術的可行性、先進性進行反復的調查論證,防止過期無效的專利技術引入國內;另一方面要對引進的技術加強創新研究,并將其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不斷地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在專利保護中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相互牽制的專利戰略。另外,對我國出口國外的技術,也必須檢索出口國的專利法律狀態,以做到互不侵權。
參考文獻:
[1]茍 驊:技術壁壘使我國年損失500億美元運用專利戰略迫在眉睫,南方日報,2002.3.28
[2]南亞娟:我國企業專利戰略及對策研究[J].企業管理,2005(8)
[3]王 浩:我國企業專利戰略的不足與應對[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