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部署下,花溪區已經著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并取得一定成績,同時也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花溪區進行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在推動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花溪區成為經濟強區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花溪區 產業升級 挑戰
一、花溪區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
通過分析花溪區鄉鎮企業局提供的關于該區鄉鎮企業的數據,筆者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花溪區鄉鎮企業的發展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單一向多元轉化的發展歷程。2000年該區鄉鎮企業數僅為220個經過6年的創業、發展,截止到2006年底,花溪區鄉鎮企業總數量已達到1546個,其中,第一產業為10個,第二產業為609個,資源開采型和初加工型企業數量所占比重高達90%,第三產業為927個。2006年度,全區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共計10612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473萬元,占總增加值的0.45%,第二產業完成63504萬元,占總增加值的59.84%,第三產業完成42152萬元,占全部的39.72%。
從鄉鎮企業從業人數方面看,2006年鄉鎮企業從業人員年末數總計30168人,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占總數的0.57%、63.54%、35.89%,第一產業就業比重較低,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較高,并處于平穩上升的趨勢。
二、花溪區鄉鎮企業產業升級面臨的挑戰
1.花溪區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在所有從業人員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數為107人,僅占總人數的0.35%;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人數為1170人,占總人數的3.88%,二者共計不到5%?;ㄏ獏^共有鄉鎮企業約1538家,其中僅有4家企業具有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機構,占企業總數的0.26%。可見,花溪區鄉鎮企業的產業層次、研發能力及員工素質均處于較低水平,這對該區的產業升級產生了一定制約作用。
2.花溪區鄉鎮企業管理者觀念有待提高
市場經濟要求一切經濟活動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即:經濟發展規劃必須堅持市場導向,以市場調研預測作為規劃制定的出發點,以產品能否在市場實現作為檢驗規劃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的標準。堅持市場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而不是企業有什么資源和生產能力存量,就生產什么。但是,在花溪,很多鄉鎮企業管理者固守陳舊的思想,不肯放棄計劃經濟時代的觀念,這阻礙了他們對產業升級的重要意義的認識。
3.花溪區鄉鎮企業融資渠道不暢
2006年,金融機構向花溪區1546家鄉鎮企業共計貸款13582萬元,平均每家企業獲得貸款僅為87853元。由此可見,該區鄉鎮企業發展所需資金絕大部分來自于自己的積蓄或親朋好友的幫助。顯然,資金的短缺已成為花溪區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障礙之一。因為,鄉鎮企業要實現升級必然會涉及到進入和退出兩種壁壘,如果企業缺乏資金,無力進行適當的轉型,那么鄉鎮企業的產業升級就成了一句空話。
三、花溪區鄉鎮企業產業升級的建議
首先,轉變思想,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政府的管制職能應由經濟性管制轉變到社會性管制上來,將政府的管制職能主要集中在社會領域的外部性問題上,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經濟職能的合理定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應在資助政策導向上做出一定的調整。
其次,吸引資金和技術,大力扶持新興產業?;ㄏ獏^應根據自身特點,開發特色資源深加工產業,即走特色農業之路。貴州復雜的地質環境賦予了特色農產品明顯的地域性,使眾多特色農產品呈現出“易地而竭、隔界不長”的現象。如花溪辣椒產在碳酸鹽巖區,貴州優質礦泉水產在燈影石灰巖及侏羅系紅色巖層區等等事例,充分說明優生地質環境是控制特色農產品品質的先決條件。這種地域性特征是貴州特色農業獨傲一方的地理優勢。因此,花溪區應找到自己的特色所在,以利于招商引資、籌措資金。
第三,大力發展科教事業,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如前所述,花溪區鄉鎮企業中勞動力素質偏低,這使得大力發展教育,尤其是發展適合鄉鎮企業需要的職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鄉鎮企業管理者對于人才的培養投入不足?;ㄏ獏^作為貴陽市的文化區,區內有省委黨校、貴州大學、貴州民族學院三所高等院校和省煤炭設計院等科研單位。雖然這些機構的研究成果多,但是能夠用到實際生產的卻寥寥無幾,這就造成了產、學、研的脫節。因此,促使科研機構與企業結成對子,使產、學、研結合起來,將有利于花溪區產業層次及企業研發能力的提高。
第四,疏通融資渠道,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首先,建立鄉鎮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實現鄉鎮企業信用管理監督社會化。加大對企業違約的懲罰力度,增加違約人的違約成本,以減少違約的發生。同時,鄉鎮企業也應自律,按章辦事,銀行應加大對鄉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其次,拓寬融資渠道。具體方式有:建立鄉鎮企業融資擔保資金,降低銀行信貸風險。鄉鎮企業取得銀行信貸困難主要是由于信貸風險較大,如果能建立鄉鎮企業融資擔保資金,則可緩解這一矛盾。
總之,產業結構升級是一種階段性發展的有序過程, 花溪區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應不斷認識自身不足,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產業結構轉換與升級,為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建成:對我國西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6,462:32~33
[2]嚴先溥:產業結構升級亟待服務業的快速發展[J].金融與經濟,2005年第3期:5~10
[3]楊通強:花溪區鄉鎮企業改革改制的做法[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0 No.5:53~54
[4]汪 波: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對策探討[J].產業結構調整,32~33
[5]張寶兵:論西部地區主導產業的合理選擇[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54~156
[6]王健君: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J].望,2005,第40期: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