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使用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我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依賴關系及因果關系方向。根據分析的結果發現我國經濟發展與能源具有相互依賴性,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 Granger因果檢驗 經濟發展 能源消費
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依賴關系,也即因果關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義。因為,如果存在從經濟增長到能源消費的單向因果關系,則經濟發展是非能源依賴型的,那么節能政策的實施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非常小,甚至不存在負面影響;如果存在從能源消費到經濟增長的單向因果關系,那么經濟就是能源依賴型的,節能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影響經濟的增長;如果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即滿足所謂的“中性假說”,那么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就不存在什么必然聯系;如果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存在雙向因果關系,這表明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需要通過最佳的政策組合來實現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協調發展。
在分析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關系的方法上,有文獻運用OLS方法對數據建立線性回歸模型,雖然這種方法可以分析兩者之間的長期發展關系,但是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數據是時間序列,而現代計量經濟學表明,經濟領域中許多時間序列都是非平穩的(Granger and Newbold,1974),如果不考慮時間序列的非平穩性而直接進行回歸估計,很可能得出變量之間“偽回歸”的錯誤關系的結論。因此,為了比較準確的分析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Granger(1969,1988)用類比的方式提出了一種因果關系檢驗,即如果一個變量的加入提高了對另一個變量變化的預測能力,則前者為后者的原因。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檢驗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向。本文使用格蘭杰因果檢驗方法分析我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因果關系及方向。
一、Granger因果檢驗的基本原理
對兩變量Y與X,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要求估計:
通過受約束的F檢驗判斷變量之間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及其方向。
例如針對方程(*)中X滯后項前的參數整體為零的原假設(即X不是Y的格蘭杰原因),分別做包含與不包含X滯后項的回歸,再計算F統計量:
其中RSSU、RSSR分別為:包含滯后項的回歸殘差平方和與不包含滯后項回歸的殘差平方和;k為無約束回歸模型的待估參數的個數;n為樣本容量,m為滯后期數。
根據判斷結果得出結論:
如果:F>Fa(m,n-k)則拒絕原假設,認為X是Y的格蘭杰原因。
如果:F 其中Fa(M,n-k)為F概率分布的臨界值,a為顯著性水平。 另外,對于Y是否為X的格蘭杰原因檢驗過程,針對方程(**)進行即可得出結論。 二、我國經濟增長與能源的因果關系分析 分析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數據來源于1990年~2006年我國的GDP與能源消費總量(見“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通過選擇不同的滯后期,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下表: 從2階滯后的情況看,能源消費是GDP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具有單向因果關系,但此時,檢驗的模型存在1階自相關性。同樣,對于不同滯后期的模型,同時考慮序列相關性以及赤池信息準則(AIC),發現:只有滯后4階的檢驗模型不具有1階自相關性,而且也擁有較小的AIC值,因此“能源不是GDP的格蘭杰原因”與“GDP不是能源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均被拒絕,由此可認為,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雙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這就表明,一方面我國經濟增長長期以來是能源依賴型的,即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能源的開發利用也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基礎的,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能源開發利用提供強大的支持力。 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行動綱領。針對我國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相互依賴的現狀,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于不可再生能源,要堅持節約利用和綜合利用的原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另外,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并實現增值永續的開發原則,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經濟的快速發展,又避免能源的過度開發。 參考文獻: [1]楊冠瓊: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J].經濟管理,2006,(22):85 [2]韓 君:基于協整與ECM模型的中國能源需求計量分析[J]. 開發研究,2006,(6):5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