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
汽車模具廠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兼并重組擴大自身能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新的五年規劃也好,十年規劃也好,中國要成為汽車制造大國,成為產業強國,就必須有一大批零部件企業、模具公司作為強力支撐。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
中國汽車要參與全球競爭,就必須引進國外先進的模具。因為我國汽車模具行業的整體水平不如臺灣,不如韓國,不如日本,尤其是外覆蓋件的生產水平與國外的差距更大,所以汽車的模具基本都需要進口,要想加快提高我國汽車制造業的質量水平,堅持引進國外先進的汽車研發和生產設備,結合自主創新,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解決途徑。
長城汽車副總經理董明:
我們通過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生產模具,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水平。除了極其尖端的部件要靠進口,其他的零部件我們都可以自己生產。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周永泰:
雖然中國模具工業發展迅速,但與需求相比,顯然供不應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領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壽命、制造周期及生產能力等方面,中國與國際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進口模具。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經營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潘堯桐:
現在國內模具企業的發展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不要盲目發展,也不要注重形式主義,要做“小而專、小而精”的企業。
重慶市模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趙青陵:
為什么進口車的車門能閉合得天衣無縫,一些國產車的車門則要留很大一條縫,這就是模具的精度高低之別。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湯勇:
人才嚴重不足、科研開發及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是造成五金模具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而附加值低導致了企業經濟效益欠佳,在市場中常處于被動地位。
上海大眾模具中心經理程迎潮:
做模具難,在合資企業,做轎車外覆蓋件模具更難。匹配間隙、尺寸要求、表面瑕疵,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容不得半點馬虎。
(許艷清 張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