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營銷功勛下課引爭論
三年前,李峰在北汽福田銷售業績最輝煌的時期辭職低調投奔奇瑞,讓人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上次辭職不同的是,此時奇瑞汽車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奇瑞銷售成績創下了幾個月來的歷史最低記錄,銷售排名由6月的第三名快速滑落到第七名,降幅高達40%,同時還存在壓庫現象。
8月8日晚間,北京的上空煙花璀璨,“巨人的腳步”沿著北京城古老的中軸線一步步邁向“鳥巢”,點燃了中國最閃亮的日子。但在安徽的蕪湖,一個曾經也輝煌過的營銷老總正黯然離開他苦心經營的舞臺。
奧運會開幕 李峰謝幕
“我現在已經任職,就這兩天的事情。”11日,原奇瑞銷售公司副總馬德驥證實了其總經理李峰已辭職的消息,“海外市場由周必仁負責,我只是負責國內銷售。”很顯然,奇瑞汽車銷售公司老總的角色,已在短短數天里由李峰轉移到馬德驥身上。
“奇瑞的營銷是從李峰開始的。”董事長尹同耀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贊揚李峰出色的營銷能力。但現在這位帶領奇瑞乘風破浪的2號人物卻選擇了離開。業界一片愕然的同時,許多人不禁要問:這是否意味著奇瑞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營銷框架要解體了?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但是反過來問,這是否又說明,李峰已經不能帶給奇瑞新的進步所以才離開呢?
事實上,從04年底入職奇瑞后,李峰果斷地通過分網營銷、細分定價、新車策略等一系列營銷創新手段,一舉扭轉了奇瑞所面臨的困境。2005年奇瑞的銷量就高達18.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18.5%。而在2007年,奇瑞更是完成了近40萬輛的銷售,銷售業績躋身國內車企第四名。
“李峰為奇瑞立下了汗馬功勞,奇瑞高層曾充分肯定了這一點,此次辭職顯得很突然。”一位業內人士稱。短短3年時間,作為一個正在起步中的自主品牌,奇瑞有這樣的成績是很耀眼的,這其中作為營銷老總的李峰當然功不可沒。

“這個救奇瑞于危難之際的英雄,被蕪湖報紙冠以金牌銷售美譽的靈魂人物也要走了,奇瑞將去向何方,令人堪憂。”一個在奇瑞工作過的人在自己的博客里這么寫道。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在奇瑞完成公司改制,即將成就上市大跨越的前夕,李峰的離任讓外界感到驚詫,紛紛猜測他辭職的真正原因。
離職內幕 眾說紛紜
“李峰的辭職并不突然,是正常的人事變動,他已經擔任了3年多的銷售公司總經理,非常辛苦,所以他想辭職去繼續學習,也正好可以好好休息。”奇瑞汽車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向記者說明李峰辭職的原因。
但是,作為奇瑞官方發言人、更在李峰之前擔任過銷售總經理的金弋波的說法并不能打消人們的猜疑。
三年前,李峰在北汽福田銷售業績最輝煌的時期辭職低調投奔奇瑞,讓人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上次辭職不同的是,此時奇瑞汽車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奇瑞銷售成績創下了幾個月來的歷史最低記錄,銷售排名由6月的第三名快速滑落到第七名,降幅高達40%,同時還存在壓庫現象。
據此,業界普遍認為,李峰的離職與奇瑞汽車近來的市場表現有關。對于此次離職,奇瑞銷售商似乎早有耳聞。幾天前,奇瑞汽車在四川的某銷售商向記者透露,李峰辭職早有傳聞,但不知具體原因。他認為,由于奇瑞上市一事尚無時間表,“辭職可能跟目前的銷售狀況有關。”
但從客觀大背景來說,銷量下滑并不僅僅只是奇瑞一家要面對的困境,包括大眾在內諸多廠商銷量滑坡。由于CPI、油價等不斷上漲和奧運會的種種影響,今年汽車產業整體不景氣已是業內外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奇瑞公司的銷量下滑并不令人意外,也遠沒有到崩盤的境地。單純因為銷量下滑就導致辭職的說法還能站得住腳嗎?
偏重數字 或將影響企業發展
“不管你曾經創造過多少輝煌業績,只要一次失敗就可能成千古罪人,或遭批評或被替換,這是汽車行業的怪現象之一,但也是常事。”中國汽車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喬梁告訴記者。這倒也應了一句話,人們總是能看到第10個饅頭的作用,就忘了前面吃過的9個饅頭。

銷售部門頻繁換人的現象在任何一家車企都可能發生,絕不僅是奇瑞一家。當然每個車企換人都有其具體原因,最常見的是由于銷量上不去。
“我們經常坐在火山口上。”一位已經離任的某汽車銷售總經理苦笑著說,“市場表現好的時候,董事會要利潤和銷售雙豐收;市場不好的時候,董事會仍然至少要求銷售不能太難看。否則,制作部、財務部、技術部等所有部門的壓力都會指向你。”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鳳英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一旦市場環境出現變動,對某些企業來說,可能壓力會超常,很多企業管理上、營銷上的缺陷就容易暴露出來,一旦問題浮出水面來,最終的結果就是人和人的問題,不單純是某個企業的問題,而且一定會落到某個人的頭上。”
“當然企業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調整人才布局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少數中國車企決策層因為銷售數字暫時性的變化,就或‘殺雞取卵’或‘豪賭換人’,其結果只能讓企業最終走上歧途。”喬梁意味深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