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零部件產業的問題,改變“重整車、輕零部件”的狀況,明確提出汽車工業特別是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及政策。汽車零部件是汽車工業的基礎,特別是在當前汽車工業開展自主開發與創新的情況下,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
今年以來,零部件產業的發展面臨比以前更為嚴峻的形勢。
在過去的15個月里,石油價格翻了一番,截至8月初,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已累計上漲43%;勞動力方面,各行業、各地區的勞動力供求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地區勞動力成本呈現不斷上漲趨勢。所以能源、資源、勞動力等價格短期內的急劇上漲已成為我國零部件發展面臨的最大壓力。
前不久,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構裁定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措施違反了貿易規則,因此整車特征認證政策由于在世貿組織的裁定中敗訴而不能繼續采用,這是零部件產業面臨的第二個壓力。
應該說,這兩個壓力對不同類型的零部件企業的影響是有明顯差異的。就前者而言,目前所有的制造業都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但其承受和傳導成本上漲的能力不盡相同,汽車工業是少數幾個面臨上游產品價格上漲而最終產品價格下降的產業之一,其原因在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充分的市場競爭。
然而,在汽車產業內部,整車企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要弱于零部件企業。零部件企業當中,承受成本上漲壓力最大的是勞動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的零部件企業。就后者而言,零部件案的敗訴將會使技術密集型零部件企業面臨更為強勁的進口產品的競爭,這將對亟待升級的我國零部件產業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總的來說,雙重因素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產生的壓力將會是全面的、長遠的,因此零部件工業應該將此作為一個契機,進行結構調整、技術升級,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認為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準備,以應對挑戰。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零部件產業的問題,改變“重整車、輕零部件”的狀況,明確提出汽車工業特別是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及政策。汽車零部件是汽車工業的基礎,特別是在當前汽車工業開展自主開發與創新的情況下,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
其次我認為要促進零部件產業的技術創新,提高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等技術薄弱環節的發展,通過推動產業技術聯盟等方式取得突破。在目前的零部件高新技術方面,創新能力不強,研發手段落后。國內零部件企業各自為戰、單打獨斗,阻礙了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創新。
再次,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盡快改變零部件產業“散、亂”的現狀。我國零部件的產業結構很不合理,數量眾多的零部件廠集中度低,重復分散,規模小。
最后就是在當前汽車工業集群發育和發展過程中,引導發展創新型汽車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必須從戰略角度重視產業集群的建設,發展創新型的高端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