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理財市場哀聲一片。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持續固守保本理財理念,避開動蕩下跌的資本市場,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貨幣市場、票據市場和信托貸款市場。
保本產品持續增長
5月16日~6月15日,全國37家商業銀行(中資銀行30家,外資銀行7家)共發行293款新產品,其中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和中信銀行在新產品數量上名列三甲,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和東亞銀行則沒有新產品發行,見圖1。
從產品收益類型看,非保本型產品76款,保本型產品共217款,其中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49款,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168款,見圖2。
從產品投資類型看,本期新產品分別涵蓋了QDII型、打新股類、固定收益型、掛鉤型、票據型、信托型、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型等8類產品,其中信托型、固定收益型、貨幣市場型和票據型4類產品在數量上穩居前列,見圖3。
新產品的新特征
縱觀本月度銀行理財新產品,其特征有二。
4大類產品恰逢其時
信托型、固定收益型、貨幣市場型和票據型等4大類產品的總量為230款,占78%。究其原因如下:1 信托型產品獨占35%,既能較好補充目前各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信貸額度緊縮、流動性吃緊的問題,又能夠給投資者以穩定的較高收益。2 對于固定收益型產品而言,在當前投資環境下,成為大多數投資者明智而踏實的選擇。3 貨幣市場型和票據型產品,一般而言,理財期限較短,風險也較小,在當前理財市場環境不明朗的前景下,是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組成部分。
澳元成外幣理財新寵
當前銀行發行的澳元理財產品以保本固定收益型為主,投資回報率遠高于其他幣種的保本固定收益,且大部分產品收益率在8%以上,部分產品收益率甚至達到了10%。澳元的基準存款利率為7.25%,與美元2.0%的存款利率相比,利差高達5.25個百分點。對后市而言,具有商品貨幣特性的澳元保持堅挺,匯率也一路高漲。因此,澳元理財產品將取代美元理財產品,成為市場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