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曾有個流傳后世的田忌賽馬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用下等馬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用上等馬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用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這樣就可以在三局的競爭中獲得勝利。這說明一個道理,在有限條件下,經過籌劃、安排,擇優選擇一個方案,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運籌無處不在
運籌學是一門通過分析運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科。與其他基礎學科相比,運籌學與實際結合得更加緊密,更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運籌學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例如,線性規劃幫助企業找到最小成本或最大利潤;排隊論幫助服務機構安排最合適的服務人數;存貯論幫助物流公司解決存貨問題;預測學幫助銷售人員規劃下一年的市場計劃。運籌學可以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可以運用在投資領域,幫助我們進行投資組合的優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位投資者打算投資10萬元,目標當然是收益最大化,那么他應該如何投資呢?買股票?基金?債券?還是各買一點?如果是每種各買一點,那么比例如何分配呢?這個時候,就輪到運籌學大顯身手了。
優化投資組合
首先,投資者可以利用股票、基金、債券的歷史收益率結合現實的情況,對未來一年內各種投資產品的收益率做個簡單的預測。之后就可以使用線形規劃來找到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組合,當然投資者為了控制風險,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固定條件,比如一定要配置20%以上的債券,股票所占比例不能超過總資金的40%等等。我們根據上面的條件做了一個簡單的線性規劃(提示:其中數據均為模擬數據,不代表實際收益)。
條件1:初始資金10萬元:
條件2:股票一年內60%的可能盈利50%,40%的可能虧損20%,
條件3:基金一年內70%的可能盈利30%,30%的可能盈利為0;
條件4債券一年內固定盈利15%,
條件5:必須配置20%以上的債券:
條件6:股票所占比例不得超過40%;
目標為了當年的投資收益最大化,應該如何規劃股票、基金和債券所占的比例。
假設投資在股票上的資金為x,基金資金為Y,債券資金為z,則股票投資回報期望=60%×50%+40%×(-20%)=0.22
基金投資回報期望=70%×30%=0.21
X+Y+Z=10萬元
X<100000×40%
Z>100000×20%
X.Y.Z≥0
Max[0.22X+0.21Y+15%Z]
通過線性規劃求解,得到X=4萬元Y=4萬元,Z=2萬元。
遴選投資方式
運籌學不但能為投資者進行投資組合的優化,還能幫助投資者選擇投資方式。比如,有些人希望進行長期投資獲得穩定的高額回報,那么如何投資,投資多少錢呢?可以用例子說明。假如一位投資者想在30年之后擁有500萬元,該如何規劃?假定每年的投資回報率為12%。通過使用運籌學工具進行簡單的建模計算,可以得到幾種方法。其一,一次性投資17萬元:其二,每個月固定投資1400元;其三,每年固定投資2萬元。投資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決策。如果投資者覺得一次性投資17萬元太多了,每年固定投資2萬元期限又有點長,每個月固定投資1400元,算下來每個月沒有投多少錢,就會選擇第二種投資方式。或者在開始的幾年內每月定投,之后一次性投資。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以把自己的投資歷史進行詳細記錄,建立每一筆交易的收益模型。通過對歷史投資記錄的,分析,來評估自己的投資行為,進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投資方式方法。
總的說來,運籌學是應用科學。投資理財中,我們可以把投資行為中的各種問題模型化、數據化,幫助自己進行決策。但運籌學本身不做決策,只提供決策支持,它就像智囊團,提供各種有效可行的方案,最終由投資者來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