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份,我刊“增值你的財富”系列講座分別在天津、北京兩地舉行,大盤動蕩不止的背景下,培養平和心態,樹立科學理念越發顯得重要。其實,在跌跌不休的市場中,也蘊藏著可以捕捉的機會。借京、津兩地講座之際,我們請出3家基金公司為讀者解讀當前市場形勢,奉上理財投資組合拳
2008年2月以來,許多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下跌,4月份,政府的措施似乎又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如何讓基金投資虧損最少呢?
做好前期準備
首先要作好風險承受的心理準備和資金準備。任何投資都具有風險。存錢到銀行、買國債,也存在輸給CPI的風險。據我們估計,目前市場情況下,繼續下跌10%幅度的風險仍然存在,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閑置資金較多的投資者,可選擇繼續持有,而先前被套的投資者也不用急于清倉。大跌仍說明短期心態不穩。尤其是在當前底部區域震蕩的階段,市場越是在下跌,就離調整的目標越近。
其次要根據投資時間選擇基金產品。基金是中長期投資品種,如果用于買基金的錢短期內要用到,比如結婚、買房等,這時并不是不可以買基金,而是不適合購買偏股型這樣的高風險基金,應選擇購買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型基金等穩健品種。
最后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市場中永遠是機會和風險并存,沒有只賺不賠的產品。短期內凈值的下跌,不代表這只基金永遠都是這樣的表現。因此,有的基民在一季度盡管損失了很多錢,但仍有必要在當前市場中把握住投資的機會。大家都想在投資中賺錢,但并不是賺錢就是投資的全部,虧損的風險也是投資的一部分。匯豐晉信公司宣傳的永遠都不是產品,而是和負責任的媒體一起讓大家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投資者共同探討正確、合適的投資方法。
基金組合因時而變
對于投資者來說,基金投資中如何構建合理的組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看基金公司。基金表現不如意只是體現在凈值的下跌上。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多方面,大多數人將其歸為基金經理的變化,包括風格變化和人員變化。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每只基金都是一個團隊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一個人。我們說,最大的風險在于股東結構的變化。打個比方說,一個家庭倆口子鬧離婚,自己都還顧不過來,如何關心孩子怎么成長?所以股東、管理層、高層的變動最容易產生高風險,投資者應該選擇股東結構簡單、實力強的基金公司
如果投資者的資金比較寬裕,那么可以考慮將70%~80%的資金用于股票型基金,雖然基金鼓勵長期投資,但大部分的基金契約卻是長久不變的。為了避免基金風險與自己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窘境出現,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轉換,逐步將高風險的股票基金替代成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比如買了8萬元錢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為10%,就可以將8000元收益轉換成債券型基金,以鎖定這部分投資回報;如果收益率下降10%左右,可以考慮將原來用于投資股票型基金的8萬元本金部分或全部轉換為債券型、貨幣型或保本型基金,來實現風險最小化。對于投資者來說,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