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畢業后,我從囊中羞澀到略有積蓄,雖然不足以買房購車,但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本著這個想法,我成為了股市中的一個小散戶,繼而成為一名執著的基民。下面就講講我是如何從學生成為股民然后再轉變成基民的。
做股民
初入股市,害怕江湖險惡,小心翼翼,生怕被套,剛開始投入不多,幾萬塊錢試試身手,沒想到這次運氣非常好。從2006年初到2007年底,中國資本市場氣勢如虹,從998點一口氣升到了6120點,在這兩年中我也是不斷加倉,買什么賺什么,當時真是感覺股神附體,財神保佑。更為幸運的是,2007年11月初因要結婚,在10月初將所有的股票都拋了,居然就此逃過中國股市頂峰后的衰退。
蜜月歸來,隨著工作的走上正軌,工作節奏大大加快,自己能掌握的時間越來越少。轉眼進入2008年,上證指數重新進入5000點區域,股票市場一片繁榮景象。因為時間有限,就想試試由專家理財的基金。
當基民
在同學的引薦下,我購買了華商領先企業基金。據介紹,這只基金雖然剛成立不久,但非常注重團隊協作和整體選股能力,業績也不錯。隨后資本市場開始走熊,感覺是抄底的時候了,于是不斷地買入華商基金。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來,美國次債危機已把美國引入衰退中,甚至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國內雪災嚴重影響中國經濟,通脹壓,力加大,這些問題沒想到來得這么快這么猛。眼看著剛買入的基金不斷縮水,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這個時候中國平安的再融資方案拋出,市場恐慌了,一瀉千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基金會不會受到大影響,看了華商基金2007年底的權重股,找不到中國平安的身影,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華商確實不走尋常路,第一權重股居然是沒有聽說過的云天化,而且沒有金融和地產作為十大權重股,確實是需要膽量和魄力。此時心里開始慢慢相信華商基金的投資能力,開始把它真正作為自己的投資伙伴來對待。
樹信念
年初的那段時間,靜下心思考這個市場還是否值得投資。我發現,現在的中國處于未來相對不確定環境中,上學期間想不通經濟專家們為什么一輩子都沉醉在匯率和利率問題上,現在發現這兩個問題在一起,確實幻化無窮,讓人不可琢磨。慢慢逼近的全面通脹不僅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加之大小非解禁等,都會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但轉念又會發現,支撐資本市場發展的因素都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未來10年甚至20年仍是黃金發展期。中國正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的一次巨大的經濟轉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排除這種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會有很大的痛苦,但它可保證中國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綜合以上因素不難得出中國股市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股神巴菲特曾說:時間是好投資的朋友,壞投資的敵人。這句話一直都是我投資的座右銘。有時候,做成一件事情,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投資又何嘗不是。考慮清楚后,自己就決定按照計劃慢慢買入華商基金,長期持有。
最后我想說的是,簡單投資,也許是最不簡單的投資策略。祈愿各家基金公司以投資人利益為重,負起責任,做好投資,為持有人帶來更多的回報,并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