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以ERP冠名的管理軟件廠商不下千家,本身的產品及服務價格也從幾百人民幣到上百萬美金。作為用戶的企業往往不知所從,ERP的實施在企業往往是第一次,可能直到簽約后,具體實施時才發現許多問題。
當前,無論是高端市場的SAP、Oracle等國外老牌軟件開發商,還是中低端市場用友金蝶等一大批國內優秀軟件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為自己的ERP產品搖旗吶喊,在ERP廠商的的眼花繚亂的概念面前,在保持理智的前提下,我們在對ERP 供應商的考察和選型的時候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察:
一、ERP產品性能
國內軟件無論是從純計算機技術的平臺還是體現ERP核心價值的服務上與國外優秀軟件都有極大的差別,國外ERP軟件廠商更加務實、專業與系統。
SAP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同中國國營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并取得了豐富的成功經驗。SAP是ERP行業的領導者,這里不討論它的R/3產品,畢竟跟國內的產品不是一個等級的,我們說的他新推出的“中國新干線”系統。在國內的ERP市場趨于成熟之后,SAP也逐漸從中國的高端市場逐漸向中小企業擴張。考慮到80%的中國中小企業只能用到R/3的20%功能,SAP把R/3經過預配置后推出了“中國新干線”系統。雖然只配置了R/3的20%的功能,但這套系統依然是功能強大,幾百個預定義的參數足可以滿足各個行業的用戶。“只有用戶用不到的,沒有SAP做不到的”,這個就是SAP的自豪之處。
Oracle于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世界軟件巨頭。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Oracle 在中國的收入也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而預測未來3至5年中,Oracle 收入年增長率將達到前所未有的100%。在相當長的時間內,Oracle 與SAP,將主導國內高端ERP產品的市場份額,而金碟和用友的ERP產品量,雖然近幾年在中小型企業中突飛猛進,但于整體而言,與SAP和Oracle的差距將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下去。
提起國內的ERP廠商,就不得不提用友。用友的U8以財務軟件為核心,逐漸開發物流系統;收購人力資源系統、整合制造系統,在設計上整合和接口太多,各子系統相對完整和適應性強,比較適應局部應用的現實中國市場,整個設計受快速占有市場的思想影響很大,短期收益明顯。低廉的價格,加上品牌的優勢,使得用友U8和用戶實在是有太多了。
金蝶目前的主流產品K3,財務、物流、制造、人力資源等核心模塊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和規劃,產品的整體功能適應性較強。據了解:K3制造系統主要是針對離散型生產特點的企業,客戶同樣很多。但很多用戶用的是基于會計系統的產品。
二、行業經驗和成功經驗
從目前情況看,除專業從事ERP產品開發的企業,如高端市場的SAP、Oracle,和面向中低端市場的用友金蝶外,國內ERP軟件公司規模都較小,難于形成全國范圍的銷售網絡和服務支持體系,也不可能投入大量資金提高軟件的成熟度和適應特大型企業的復雜應用。
三、實施周期
作為老牌流程管理軟件開發商,SAP的ERP產品已經具備相當的人性化特征,其實施周期長短主要取決于一系列的主觀非技術因素,主要為下列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高層的支持力度;其次為企業本身的管理基礎和管理意識;最后是實施小組成員的綜合水平。對于管理基礎較成型的企業,實施SAP不需要進行大范圍的業務流程重組,一般可在三至六個月內完成實施。
而Oracle則由于長期以來的軟件自身特點,一般實施周期較SAP長,目前Oracle也基于國內企業的特點進行軟件重構,使其實施周期變得越來越短,一般來說,采用他們解決方案也會在3至7個月內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他們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理論上有可能在5天內就能完成整體方案的實施。
而相對于SAP和Oracle,國內的ERP產品由于更多的是面向中小型企業,雖然在實施周期上往往較短,但是從產品評估的角度而言,是明顯缺乏可比性的。
四、總體價格
從價格方面來看,SAP的ERP產品價格無疑是最高的。然而,高昂的價格背后,它所具備的絕對領先的優勢又是其他所有 ERP 廠商不可同日而語的。隨著SAP產品的安裝,用戶購買初期的成本會越來越小,SAP用戶在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后往往很快就能獲得預期的效益和回報:聯想集團的庫存周轉由72天降到22天、應收帳周轉天數由28天降到14天、公司總體費用率由20%降到9%;海爾集團采用了SAP物流管理系統和電子采購平臺后,第一年的采購成本就節省了8000萬人民幣。這是SAP在國內的兩個重點案例。
與此同時,Oracle卻從來沒有因為價格而失去一份合同。Oracle的特點是會放棄產品價格,轉而采用一種模塊化的服務提供方式,讓用戶更靈活的選擇適合自己業務規模和業務流程的定制化產品。從這一點上說,Oracle的實施價格顯得更加靈活。當然,國內的ERP產品在價格上有時會與上述國外頂尖級產品出現數量級的差異,就普遍而言,國產ERP的總體實施價格也確實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位線上,拋開產品質量,人力成本恐怕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軟件提供商的實力和服務
應該說目前市場上的各廠商都是各具特點,從出身來看,SAP最初起步于財務軟件,隨著客戶以及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增長而成長。SAP擁有近30年的豐富的行業和企業管理經驗,并且在服務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過程中成就了“最佳業務實踐”,具備了為客戶提供最好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的能力,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Oracle的主要優勢是數據庫業務,對管理軟件的研究和開發,則是于近十年以內開始。從產品上看,與SAP基于客戶服務體系結構的緊耦合龐大系統不同,Oracle推行的是基于JAVA模塊的整體網絡。他的基本做法是向其數據庫客戶推銷其應用軟件,并結合各自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施。
而國內的用友、金蝶等公司則基本都是從財務軟件開始上路,涉足ERP領域不久,正處于由財務軟件向制造業轉型期,雖然偶有亮點,如用友在財務方面的出色表現,浪潮的單件追蹤等,但二次開發力度不夠,很多地方不能滿足企業要求,整體經驗還比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