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人力資源這一概念入手,展開討論有關工業企業人力資源方方面面的問題,并對工業企業人力資源的現狀、存在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工業企業 人力資源
工業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工業系統的人才隊伍建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工業系統人才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弱。一是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偏少。例如,西安市工業系統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僅占工業從業人員的12%左右,數量偏少,直接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嚴重制約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二是技術工人缺乏。技術工人缺乏,導致企業抵御市場風險和實施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的能力不強。
2.一些工業企業在用人機制上存在問題。以西安市為例,85%以上的工業企業在管理和技術人員的任用方面實行了招聘制和聘任制。西安市約45%的私營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還有個別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一肩挑”。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在用人上還沒有擺脫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領導層和重要崗位從家庭、家族、親戚朋友當中選用。
3.工業企業內部在人才資源開發方面存在“三重三輕”的問題。一是重招聘引進的單一渠道,輕引“智”借“腦”的多種形式。一些企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希望依靠人才謀發展、創效益,但只局限于招聘引進的單一渠道,不愿意或不善于采取專項技術嫁接承包、技術入股、項目合作等靈活多樣的辦法,未能把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借用外腦結合起來。二是重人才的占有,輕人才的使用、培養與交流。個別企業一旦招聘引進了人才,便視之為私人或單位所有,生怕其外流,不合情理地管、卡、壓,沒有注重在事業、待遇、感情上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三是重短期人才效應,輕長遠規劃。一些企業在人才問題上,急功近利,熱衷于短期行為。既想人才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又舍不得在人才資源開發上多投入,缺乏長遠的眼光和整體規劃,結果導致人才浪費和人才的嚴重流失。
二、工業系統人才建設的一些建議
1.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首先,優化人才工作的輿論環境。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報道人事人才政策法規和企業尊知重才、促發展的典型事例,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引導企業樹立人才效益觀念,走“以人才資源開發為中心”的經濟發展路子。其次,優化人才工作的政務環境。按照“多服務、少干預,多幫忙,不添亂,多設路標,不設障礙”的思路,積極改進對工業企業的管理與服務,努力營造一種尊重知識、鼓勵創新、信任理解的良好人文環境,倡導生動、活潑、民主、團結的學術氛圍,形成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風氣。
2.拓寬引才渠道,創新引才方式,初步探索工業企業引人、留人、用人的成功經驗。企業要做到機制引人、環境留人、感情待人和精心育人,形成各具特色的引進、培養、使用人才的方式方法。機制引人就是圍繞增強企業凝聚力,建立和不斷創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用好人才的競爭機制,通過機制的建立和實行,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環境留人就是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除了為人才提供優厚的物質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要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吸引和留住人才。感情待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惟才是尊,惟才是舉,為企業人才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建立企業和個人利益共同體。精心育人就是注重人才的培育和儲備,以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分級分類對企業各類人才開展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為企業培養真正具有現代管理知識創新型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3.積極搭建合作平臺,拓展企業人才聚集范圍。在加強企業自身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政府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充分有效利用各地科技人才優勢,為企業拓展人才使用和聚集范圍。一是充分利用產、學、研聯合這個平臺,在進行技術、項目合作的同時,積極開展人才合作。政府要建立專家庫,企業在經營生產、技術開發、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可隨時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為企業排憂解難。政府還要牽線搭橋,為需要的企業推薦技術、法律等各專業方面的專家作顧問,為企業長期服務。二是充分發揮各行業協會和學會的作用,在人員培訓、人才交流、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定期和有針對性地召開一些研討會和座談會,解決實際問題,進行信息交流等,有效促進了整個行業人才結構的優化和人才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宗蘊璋:《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9月
[2]王維桓黨秀云:《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沈陽出版社,2006年1月
[3]伍雙雙:《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