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在財富、管理經驗,乃至社會責任感上,他們是如何感悟的?從他們的經典語錄中,略見一斑。
改革開放以來,騰飛的經濟土壤孕育出了許多杰出的中國企業家。在財富積累上,盡管有人說處于社會急劇轉型期的他們身上“原罪”多多,但客觀而論,中國企業家大都長袖善舞,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征:他們在財富積累上都以滾雪球般的速度前行。
作為社會經濟的棟梁,這一群體大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和處世哲學。在財富的原始積累階段,他們或許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但事實上的貢獻以及逐步進取后的積淀影響著社會的同時,也改變著自身。
盡管如此,在他們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智慧搏擊商海的征途中,還是留下了驚人之筆——“企業家語錄”—— 一些經過時間考驗并且值得玩味的經典!
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在財富和管理經驗,乃至社會責任感上,他們是如何感悟的?本文擷取近年來流行于商海中的語錄片段,力求管中窺豹,探究這一群體的內心世界。
“臭、很臭、非常臭!”
這只是任正非經典罵語之一,大概只有這樣,他才能在嚴格要求中出成績,其罵人與日本松下電器總裁松下幸之助的罵人風格相映成趣。
當年任正非批評華為產品戰略規劃辦的研究過于前瞻時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的戰略規劃辦,是研究公司3-5年的發展戰略,不是研究公司10年、20年之后的發展戰略,我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夠活過20年,如果誰要能夠說出20年之后華為做什么的話,我就可以論證:20年后人類將不吃糧食,改吃大糞,我的道理是……”
如果在中國企業里做一項“民意”調查,來為企業家的“十大特點”排序的話,相信“老板喜歡罵人或訓人”這一條一定會位居前列?!傲R人”到底對不對?就像管理學上的許多問題一樣,這或許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p>
從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到“破釜沉舟,置之死地a而后生”,再到現在的乳業巨子,牛根生的名字屢現報端,成為近年來“出鏡率”最高的企業家之一。他的故事耳熟能詳,其發家史更與“吃虧”二字密不可分。
現在的牛董等譽加身:“中國十大創業風云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而在20余年前,他還是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憑著努力與不怕吃虧的奮斗精神,他從洗碗工變成了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之后的故事堪稱中國企業家“大舍”的模板,凈身出家,以三級跳般的速度拉著一幫哥們創立蒙牛并超越老東家,于關鍵時刻以德報怨助伊利度過危機……
更絕的是,“牛人”于去年年底宣布2008年將辭去董事長一職,將全部家當近10億元悉數捐出!從“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走到今天,蒙?!耙挥腥驑影骞S,二有國際示范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牛根生圖的到底是什么?也許舍得是他這一代人的最好注解,至少,罕有負面報道說明他贏得了中國人最推崇的“德”!

“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網站。也只有他們開心了,我們的客戶才會開心?!?/p>
敲開財富之門的鑰匙便是馬云的信念,類似的經典言語常出現在他對阿里巴巴的管理上。人才的高端性成了目前IT業的標志之一,對于這種團隊,馬云從不輕易“Judge 一個人”,“一個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是不是Stanford.不要judge里面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judge這幫人干活是不是發瘋一樣干,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瞇瞇回家?!庇⒄Z教師出身的馬云始終把員工放在第一位。
2000年10月,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馬云為本年度“商業領袖”,以表彰他在創新商業模式及幫助各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實現全球化方面所做出的貢獻。2001年,哈佛商學院在中國公開阿里巴巴經營管理實踐的MBA案例,并再次將阿里巴巴轉型期的管理實踐選為案例研究。當年9月,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再次將阿里巴巴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是中國唯一入選網站。

“合資是抽鴉片,我要把2/3的吉利汽車賣到國外去?!?/p>
李書福也許談不上是汽車界數一數二的,但對民族品牌的堅持確實為他贏得不錯的效應。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42歲的李書福無疑是后者的強硬代表。帶領吉利艱難造車的10余年里,李書福始終高舉民族自有品牌和自主創新這兩面大旗,并視走出國門為自主創新的重要一環。
2004年,吉利出口轎車占到中國轎車出口總量的一半。在國內被視作低端品牌的吉利,卻是海外出口的“隱形冠軍”。今年兩會期間,李書福主要的一個提案是“加大保護和普及中國本土品牌的推動”:“我們要像溫州人生產打火機一樣生產汽車,發展汽車工業要像種樹一樣慢慢地種成一片森林。我們不能簡單地從外國買一棵大樹搬到中國,因為那不屬于中國:沒有中國的文化與靈魂,就形不成中國的品牌優勢?!?/p>

“人與人的差別不大,只要努力,就有回報……獲得多少,只是早晚問題?!?/p>
黃光裕,這個人稱“滿身殺伐之氣”的家電巨頭的確演繹了一出商業傳奇:17歲隨兄弟進京,以3萬元貸款開始經銷家用電器。到今天,鵬潤投資的國美電器連鎖已占有國內家電分銷市場的35%;作為掌門人,黃光裕雖行事低調卻語出驚人。
這位來自汕頭漁村的年輕人在資本運作上也霸氣十足。2006年11月,因股票上揚,黃光裕身價一天內暴增8.8億?!皣莱晒Σ①徲罉贰眴恿艘黄鹜耆膶懶袠I格局、涉及資金高達52.68億港元的大并購。這起收購將國美送到了讓眾多對手難以比肩的行業老大的位置上。黃光裕亦再次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之桂冠。
外界盛傳,這位崇尚征服的商業巨子如今正逐步調整策略,以迎合來自外界的新評判標準。

“草根也有夢想!”
2006年的胡潤富豪榜,玖龍造紙有限公司董事長,身價270億元的張茵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首富——敢于放棄住房、放棄50萬港幣的年薪,選擇懷揣3萬人民幣去香港開創自己的事業,在選擇了回收紙和造紙這份事業之后,憑借鍥而不舍的創業精神,她一步步打拼出自己的天地,她的專注終究成就了夢想。
張茵激發了整個中國的創新激情和創業熱情。21世紀的中國是“創業時代”,獨特的發展環境將造就更多的“草根創業者”?;蛟S張茵并不是其中最有領導力的一個,但是在追求成功的今天,一個“金榜題名天下知”的女首富之所以能夠出其不意地戰勝了諸多老牌企業家,的確值得很多人去思索。

“一個土鱉帶著一群‘海龜’的奮斗?!?/p>
要想在中國搞教育,難度可想而知。然而不信邪的俞敏洪還是把這件事做成了:2006年9月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于20.88美元。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的資產一躍超過10億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掙扎、希望能夠保持兩者之間平衡的俞敏洪,還是被新東方的事務劈頭蓋臉地淹沒了。
新東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這個新的億萬富翁。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老師,有人說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把這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俞敏洪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

“我不是一個把錢看得很重的人,但是很看重名譽?!?/p>
2006年7月29日,科龍董事長顧雛軍在北京被拘。幾乎就在一瞬間,為名所累的顧雛軍從風光無限到四面楚歌。2006年11月7日,顧雛軍過堂面容蒼老頭發花白,情緒激動稱不服;12月13日,科龍案再開庭,顧雛軍坐輪椅出庭,因3項申請未獲準開始絕食……
因為在產業整合中瘋狂擴張,以致資金鏈繃斷,顧雛軍可謂鋌而走險的失足企業家代表。存疑基本集中在“顧借國企改革狂斂私財,還是謀略不當”,無論如何,對于他的落馬,討伐聲一片。

“我要對少林寺下一個1500年負責?!?/p>
十指連心,方丈入俗。出家人往常給人的印象是“看破紅塵”,如今卻比在家人都入世進取,風光無限。少林方丈釋永信,這位身披袈裟的“CEO”接受地方政府獎勵的專車,成立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組織武僧巡回演出,擬辦新婚祈福法會,參與組織“中國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2006年少林寺的動作與方丈釋永信的舉止,引起廣泛爭論。在此爭論中,除去表層的出家人出世與入世的行為界限,公眾議論的焦點,更深入到寺廟、僧侶乃至佛教的社會功能問題。
從少林文化的角度而言,釋永信的這句話頗富社會責任感。

“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
有一次,記者問霍英東一共向大陸捐贈了多少錢,他一時竟回答不出來,很謙虛地說:“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說不上是貢獻,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便率先投資祖國大陸,從廣州白天鵝賓館到中國溫泉賓館,從公路到橋梁,從體育基金到殘疾人福利基金,從暨南大學到英東游泳館……迄今為止,霍英東投資大陸已超過50億元。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以南沙的投入資金最為龐大,10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霍氏的不計回報的執著投入使南沙由一個不毛之地變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