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是否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而企業學習力又導源于企業內部員工個體的學習。因此,研究企業員工的個體學習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文著眼于個體發展心理層面,研究探討了企業員工的個體學習模型,以利于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關鍵詞] 企業 個體 學習模型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引擎和推動力,是富民的根本。企業的興衰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社會能否穩步、健康、快速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壯大無疑必然通過企業的學習而獲得,學習是決定企業成長的關鍵問題。
人的一切行為的目的性與其需要密不可分。一般來說,個體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歸屬需要、受尊重的需要)、精神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三個層次,相互補充、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個體的需要群。個體總是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謀求三個不同層次需要的平衡,盡管因個體差異使平衡點會有所差異,但這三個層次的需要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同時耦合存在的。
資源的稀缺性是決定個體為滿足自身需要而展開競爭的先決條件,個體參與企業活動或出于功利需求,或出于精神需要,或精神需要與功利需要兼而有之,但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都不能保證每個個體均能通過學習創造出優于以往規則的新規則。但是,如果沒有個體的存在,就不會有個體或者小組間的競爭,那么企業學習就必然失去最原始的動力。換言之,企業學習是對個體學習的進一步選擇,個體學習是企業學習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企業員工個體的學習一般經歷初級學習、維持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三個階段。
一、初級學習
初級學習是指企業員工通過熟練員工的指導或自己生活經歷而獲得知識的過程。企業的基層員工大部分以生存需要為主,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屬于基本需要層次范疇。雖然是低層次需要,但是滿足這些需要也要有相應的技能。員工會努力去學習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使生活的更好。因此,生存需要對員工的刺激屬于低層次的,相應這個層次的學習也就是一種初級學習。該層次員工一般從事一些低技術的工作,這些技術可以通過熟練員工的指導或自己本人的社會經歷就可獲得。不過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具有突出技術的員工會逐漸成為中層管理人才的儲備力量。那么他就會進入個體學習中更高一層次的學習(維持學習)。
二、維持學習
維持學習是指員工獲得固定的見解、方法、規則以處理已知的和再發生的情形的學習。對于企業的中層管理者來說,其需求以社會需要為主,他們更注重友誼,愛與被愛,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以及受尊重的需要。無論是歸屬感或者是受尊重的需要,這些都要求管理者有相當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使管理者散發出領導者的個體魅力,才能為人們所關注,也更愿意和他們相處,并且心甘情愿的接受領導。管理者只能不斷地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質,達成自己的社會需要。所以,管理者就必須進一步學習,由于這時候的管理者已有了多年的工作經歷,有了相當的經驗,他們更需要的是理論方面的提升,使自己能具備與職位相匹配的能力。參加學習培訓或是自學相關的科學理論成為中層管理者學習的主要內容,然后用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工作。同時,其他管理者的成功經驗也是這個層次的管理者學習的對象,這就是模仿學習,但絕不是簡單模仿,而是將這種模式注入自己的理念、觀點、知識,使這種模式能夠適合自己的管理。
三、創造性學習
創造性學習是指管理者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去指導自己的實踐,并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融于其中來解決不確定的、未知問題的過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并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同時他們的認知度比較清楚和準確。所以他們主要從宏觀上把握企業的發展。那么,對于不確定因素的把握就是這個層次的管理者的工作。再加上這個層次的管理者的需求主要是精神需求,他們更注重追求成就感,希望自己能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是一種創造的需要。這樣的管理者會竭盡所能,使自己趨于完美。由于自己工作的性質和自己追求的需求,決定了高層管理者的學習是創造性學習。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根本就沒有可以遵從的慣例,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而完成。
創造性學習是一個多階段的學習過程,它包括對環境的分析、提出問題、準備、產生思想,以及評價。
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在做出判斷的時候,必須認真分析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這些因素變化的影響。在此前提下,明確企業自身面臨的機遇和危險,提出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明確問題空間、問題的類型及其特點。然后,將收集與要解決的問題相關信息,逐步概念化、系統化,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思想,并最終通過選擇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技術對可行方案集和有效思想庫進行篩選,選擇出實際的行動方案和指導思想。
個體學習模型圖
創造性學習常常會得出一個較為成功的結果,經過實踐檢驗,通過企業層的選擇,會成為企業學習的一個新起點。
參考文獻:
[1]嗎建堂.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6)
[2]馮勤超.基于經驗學習的創造力支持系統層次結構模型[J].中國工程科學.2006(4)
[3]李朝霞:企業進化機制研究[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9)
[4]王忠:企業知識創新的整合模型[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2(12)
[5]嚴加平:基于經驗學習的學習風格研究述評[J].教育科學.2006(2)
[6]李曉強:學科會聚:知識生產的新趨勢[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