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某日冬夜聽外婆講老虎的故事,心里特別害怕,蒙上被子趕快睡覺。天未亮,夢見一只老虎向我撲來,伴著一個響聲,惡夢驚醒,不由心驚肉跳,黑暗中,揉眼一看,噢!原來是一只貓咪叫著跳到床上……
一個念頭閃現,舊時上海到底有沒有老虎呢?帶著這個疑問查閱史料,走訪了一些老人,我驚奇地發現,滬瀆曾是虎情重災地區之一!明清時期上海地區的青浦、松江、金山、寶山、嘉定、川沙及法華鎮一帶都有虎蹤出現,有的偏僻鄉鎮,老虎吃人,傷人之事時有發生。
滬上虎蹤尋跡
金 山
明代正德四年,金山地區平原見虎,海村忽多虎患,嘉靖三十年、萬歷三十五年,金山衛均現虎情并傷人,崇禎五年夏天,老虎在亭林鎮出現,人稱“神虎”。清順治十五年四月,金山衛西關外有虎逐群馬,狂奔入城,清康熙二十年九月,松江城東發現一只大老虎從西面來,隱伏在華陽橋灌木深草中,有一姓顧的人早行被虎咬死食之,后逃竄至天馬山一帶,官賓前往搜捕不獲。
乾隆初,有只裝柴的木船停在西鎮,一只老虎從蘆葦叢中躍出,鄉人急避,有位姓湯的莽撞老兄不知死活,憑著蠻力競沖上去敢與老虎搏斗,被虎咬傷,人們拿鳥銃開火趕走了老虎。清代順治年間,張堰地方,沿運鹽河西邊有個出了名的李姓傷殘人叫“老虎殘”,他是因為被出沒于查山的猛虎咬傷所致。
松江
有次我去秀道者塔,此塔位于西佘山東山麓,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在秀道者塔鄰近有虎樹亭,聽當地老人講:“宋代有聰道人來此地結廬參禪,他行善為鄉人醫病,當時佘山有兩虎,道人對它們馴養,題名為大青、小青。兩虎常隨主人出診云游,性情溫順,從不傷人,聰道人74歲那年冬天,天降大雪,連日不停,道人四五個月不食后坐化。兩虎不思食,守候主人冢旁吼叫不止后也死去。人們將兩虎葬于道人冢旁。翌年,虎墳上各長出一株銀杏樹。為了紀念聰道人和老虎,冢旁建一亭,名日虎樹亭。”
寶山
舊時滬瀆虎蹤四起,寶山也不太平。傳說筑于永樂十年的江東海邊一個土山,后人稱“寶山”,那時已是草木蓊郁,蔥翠蔽日。這一年土山上來了位不速之客,—只白額老虎,連連美餐65人和無數肥羊壯牛,朝延聞之大驚,派大員,帶壯士,備弓箭,跨鐵騎,與當地吳淞所千戶王慶、縣丞張鑒同往捕虎,虎被擒殺后,民眾聚觀叫好!我聽寶山當地老人講:明代有人在吳淞江邊發現虎蹤,漁民吳金與兄泛吳淞江捕魚,吳金被虎吃掉,其兄奔回家告訴家人,吳金妻持刀追尋與虎拼命,亦被虎咬死。}川沙
我早年曾聽住在川沙的滬上龍門中學教師賀賢明先生說,川沙六團鄉灣鎮村在老護塘轉折處有個叫“殺虎墩”的地方,明正統十二年,南匯(今川沙六團鄉)有虎渡海至,長面白額,咬食牛馬以百計,傷人十余。濱海地方的人從未見過老虎,大家都不敢出門,路上斷人跡。金山衛守將侯端騎馬捕虎,那馬見到虎,嚇得伏地不敢行。侯端下馬一人奮勇向前,看準了機會,舉棍橫搠虎腰。虎大叫倒下死了。侯端把死虎拉到離此墩西面半里處宰割分肉,英雄侯端名聲大震,此地被人稱為“侯公墩”。舊時有些老人還看到曾有塊石碑,刻有: “侯端殺虎處”五個大字。呵呵!這可是咱們老上海版武松打虎的舊事。女嘉定
據《外岡志》記載:明代崇禎辛未鬣蠹黧髫霧霎蓊刺之,反被惡虎咬傷四人,數天后大霧中,老虎往西南而去。清乾隆二十六年冬,安亭地方有虎從海上來,循吳淞江而西,宵行晝伏,在江邊傷人,躲在永懷寺佛廬后,有位姓胡的村民把虎刺殺,為民除害。
明代,安亭邱岑家宅第在吳塘西岸,舊時這里是姓楊的老屋宅基,此地樹木、竹子,野草長得很茂密,正統年間,曾在這兒抓到一只小老虎,人們以為是只狗獾,被人打死后煮了吃肉,不料,當夜就聞得虎嘯聲,一連幾晚才停止。到了正德年間,此處又跑來一只黃底色黑條紋的老虎,邱岑與其父帶領眾人一起趕虎,老虎賴著不動,一晚過后才離開了。嘉靖初年時,又發現一只蒼色白額虎盤踞在此,后來跑到婁塘被當地的獵人用弓箭把虎射殺了,此處老屋三面都圍著集密的竹林和雜樹茅草,四面皆是空曠之野地,這里前前后后三次與虎有緣,本地人稱此地叫“虎墩”。
市區
鄭逸梅先生曾講,民國年間上海租界內的一條小街,某日清晨,天蒙蒙亮,下著小雨,有掃街、倒糞的工人發現街角蹲著一只老虎,白額黃黑斑,眼如銅鈴,閃閃有光,路人嚇得四處逃竄,有人喚來許多警察,一時間,人虎對峙,各不相讓,原來此地附近有個公園里籠中養的老虎,深夜里不知怎樣老虎逃了出來,還好,這虎關久了,失去了山林野性,那老虎面對陌生的街道、房屋,一時不知所措,后來飼養員與警察合力把虎弄回籠里。
有一天下午,舊上海鬧市區某一大商業公司門口被一群人圍得水泄不通,人們好奇地爭看熱鬧,原來是該店老板從外地借來一只大老虎關在籠里放在門口展示,奪人眼目,促銷商品,這個營銷創意,倒是個好主意,一時間,滬人都去那里看老虎,該公司名聲大振,生意特好。
老上海假老虎事件
我以為,數百年前的老上海人口稀少,正處于原始狀態的江南水鄉,植被茂密,蘆葦、竹林、草叢、墳墩很多,適合老虎藏匿。滬地西接太湖及蘇、杭天目山余脈,再說華南虎的活動范圍有一百多平方公里,那年頭,山大王偶爾沖動,在風高月黑之時狂奔一夜,光臨上海灘,搞點吃人勾當,當然也不足為奇了。開個玩笑:假如,當今陜西的周正龍出生在那個年代,呵呵,野生華南虎照片隨他拍,真不要太高興噢!
與周正龍假虎照案相似的是,老上海也發生過一樁假老虎事件。那是在明代崇禎辛未冬月,今嘉定外岡發生過一件有關假老虎的怪事。先是謠傳,有人在沙岡橋一帶看到地上有老虎行走過的凌亂腳印痕跡,確定是一只大老虎在此地活動,于是,流言傳得人心慌慌,鄉人恐懼,閉門躲藏,每當清晨、夜晚路上更是無人敢走。某日,有個鄉民抱著一疊布路過那里,一只黃老虎,迎面過來,那人大驚,扔下布匹就逃,藏在路邊的高草叢里,嚇得大氣也不敢喘,偷視外面,奇怪,只見那虎站立起來,像人一樣抱著布就走,鄉人立刻偷偷尾隨虎后,探個究竟,到了附近的丘家墓地,看見一個僧人身上披著虎皮,手腳套著虎腳形套子,前面還有虎的趾爪呢,哎喲,原來是歹徒假扮老虎潛伏在此,趁人恐懼時劫財越貨,此僧乃佛門中敗類也!嗨!老上海真是奇形怪狀,鬼魅魍魎,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