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主持召開基層群眾座談會上。看到每個人面前放著幾頁紙,說道:“不要照稿子念,我要聽你們講心里話。贊揚的話不講,省出時間多講意見和建議。”聽了總理的這句話,座談會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
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有的同志沉湎于文山會海,纏身于迎來送往。不調查,不研究,決策拍腦袋,表態拍胸脯,出了紕漏則是拍屁股走人。有的同志即使做點調查研究,也常常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或者愛聽順耳的話,怕聽刺耳的話;或者滿足走馬觀花,不愿“刨根問底”:或者只靠下級匯報秘書代筆,不愿自己透辟觀察深入研究。這些現象說到底有一個對實踐的態度、對群眾的態度問題,有一個是否真心愿聽來自基層的聲音、愿聽群眾心里話的問題。
基層是社會的細胞,是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傾聽基層的聲音,將會使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更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溫總理要求座談會的與會者不要照稿子念,“講心里話”,而且特別強調,“贊揚的話不講,省出時間多講意見和建議”,表明了一個鮮明的態度,就是要認真傾聽來自于基層的聲音,聽到實話和實情,以便于完善《政府工作報告》。假如與會者只是挑好話說,也許聽起來很順耳,但對于提升工作質量則毫無益處,召開座談會只能是流于形式。
老百姓“講心里話”。本來應是一種常態,但由于一些干部的政績觀出現了問題,因而,老百姓在向上級反映情況和問題時,講話的方式、講話的內容就被人為地左右了。講出的話,大體是違心話、奉承話、歌舞升平的話。這樣的話,不能真實地反映民情、民生、民意;這樣的話,難免對上級的決策起誤導作用:這樣的話,多一句不如少一句。
讓百姓“講心里話”,天不會塌下來。要敢于和善于聽到群眾的“心里話”,說難也不難,關鍵是領導干部要喜歡聽“心里話”,有聽“心里話”的誠意和雅量,絕不給“講心里話”的人戴帽子、打板子、穿小鞋。這不僅是一種政治肚量。而且是一種政治智慧。更是治國理政的一大法寶。
責任編輯:劉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