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穿過云霧籠罩的湍流河谷.經過明媚如畫的杉樹林.我們考察隊的四輛越野車行駛在318國道上。
開車帶路的楊勇老師是國內資深探險家,多年來無數次出生入死的壯舉.沉積出他眉宇間那股從容、自信和豪氣。現在行走的這條川藏線.他已經走過無數次了.但仍然十分小心謹慎。通過對講機.他一邊指給大家兩側的山脈水系,一邊提醒后面車輛注意路況。
吳玉虎老師,高原植物學家。多年的高原工作經驗使他對牧民生活和草場生長狀況非常熟悉.此行他也肩負著考察江源地區植被的重任。
王方辰老師.人類生態學家,科普工作者。這次考察他從前期的組織、聯絡.協調到采訪.攝影甚至后勤保障,身兼數職.一言一行體現著科學工作者嚴謹、負責的態度。
除了專家學者,考察隊伍中的工作人員也都來自五湖四海,各有故事。
姚華,湖北一家超市連鎖機構的老板。創業成功卻并不為財富所累.他研修國學,熱心公益和環保事業.作為人大代表還多次提出保護生態環境的議案。這次考察他從湖北親自開來價值一百多萬的路虎車.并提供了食品,藥品等整整一車的必需物資。



任文杰,浙江一家制造企業的老總。清瘦中帶有江南才俊的溫文爾雅,但是按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典型的獅子座.不安分的內心對廣闊的大自然充滿熱愛,他時常抽空獨自外出旅行、游泳、徒步。為了支持這次考察.他和同為企業家的好友左曄拋下繁忙的工作.連續開車兩天兩夜到達成都與隊伍匯合.帶來了他的路虎車和許多物資。
一路上,因為大部分時間大家分散在各自的車里忙著趕路,所以每天吃飯和晚上休息之前的時間就成了難得的溝通交流的時機。每天,帶隊的韓念勇老師會利用這個時間召集一個簡短的會議。大家講述當天的收獲.研究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陽光普照的溫暖下午。營地里異常安靜。大隊人馬兵分兩路外出采訪去了。現在營地里只剩下了沒有采訪任務的幾位老總和小伙子們。其實.他們肩負著更重的任務——為全隊的人做飯。民以食為天.對于在忽而雨雪忽而冰雹的高原上奔波一天的隊友們來說.回到“家”里能吃到一碗熱熱乎乎的飯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因為深知這一點.留守的幾位老總并沒有利用閑暇時間開車出去觀光游蕩,而是認真地干起了“家務”。
左總來到山下的河邊。舀出冰冷的河水洗萊洗碗。按照當地的習俗是不可以直接在河水里洗涮的.那樣會污染下游的水源(不愧是江源地區的上游道德)。他把用過的水倒在地上,又提了兩桶清水返回山坡上的營地。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任何體力勞動比平時都更加吃力。這時.他的好友任總已經在燒火煮飯了。這里唯一的燃料是牛糞。因為主要成分是草,所以燃燒效率很高,但過不多久就要往里面添一些,否則爐子很快就會滅掉。任總走進帳篷.提著從外面收集來的一大袋干牛糞.他打開爐灶,用手把牛糞一片一片的放進去,被雪打濕的牛糞冒出濃煙,籠罩了他精致的鏡片和儒雅的臉……
這幾位都是擁有偌大企業和無數員工的老總.為了支持這次考察采訪.竟然在這里默默的洗碗做飯燒牛糞。用任總自己的話說.這次旅行中思考了很多,都是靈魂深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