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教學個性。個性來自于教師深厚的學識和獨立的人格。學識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滋養,人格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安揚
安揚: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無故尋章摘句,有時如癡似狂。舉手投足只尋常,滿腹經綸文章。愚頑不通俗務,專業本色當行。潛心研讀圣賢書,管甚世事炎涼!
安守胸中丘壑,方能逆風飛揚。誓不辜負好韶光,修身治學有望。飽讀詩書第一,性情耿直無雙。寄言吾儔與同行:當效此人形狀! ——調寄《西江月》 看他的文章,走進他的課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揮灑激情的詩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就是以耿介書生自許的青島育才中學名師——安揚。
一、漫漫求索
曲阜,這個遠離繁華與喧囂的小城,因了一位圣人而變得深邃而厚重。1990年的9月,曲師中文系走來了一個風塵仆仆的農家少年。站在圣人塑像下,這位虔誠的朝圣者深深地懂得:民族文化的根在這里,需要他用一生去追尋。于是,放下手中的行囊,他開始了四年如一日的讀書生涯。 忙碌時,他讀書,書中自有對人生困惑的解答;閑暇時,他讀書,書中帶給他更多的思考;成功時,他讀書,書中告訴他應笑看成敗,淡然從容:失意時,他讀書,書中啟示他要在風雨中積蓄力量、靜待綻放。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南沙河畔,有他捧卷苦讀的身影古城墻下,有他徜徉思索的腳步。對民族文化的景仰,給了他無盡的動力。而這一切,正是他一步步成長的基石。
二、年少崢嶸
94年的夏天,躊躇滿志的他來到了青島,走上了工作崗位——城鄉結合部一所偏遠的中學。一切毫無預料的困難擺在了眼前,讓他手足無措。“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崩潇o思索,這些所謂的困難對來自于苦難之中的他來說,又算得了什么呢?
俯下身子,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短短的五年時問他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96年擔任語文組教研組長,時年25歲;市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教學能手,局屬后備人才。惡劣的環境沒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使他更加激情地成長。
年少即露崢嶸。成績面前的他卻超乎尋常的冷靜。他知道,這點成績微不足道。他需要更多的磨煉和積淀,他需要一個更高的起點。
二厚積薄發
2001年的9月,他走進了育才。育才也用它那熱情卻又挑剔的目光接納了他。 剛進育才即被委以重任,帶初三兩個畢業班的語文課。于是,有了第一年的“磨合”。備課組的一位老師在備課反思中這樣寫道:“時時為備課忙碌的我,常常不明白他們因何又“吵”了起來,而且,無論哪一場“爭吵”,都會有他的介入,因此,他被大家戲稱為“不安定分子”。后來,隨著自己對教材領悟的加深,驀然發現,他們的“爭吵”都曾讓我受益匪淺,而他的固執己見則是源自對文本的深層挖掘和獨到感悟。”
2002年的金秋,順利送走一屆畢業生的他得到了育才上下的一致認可,在人才濟濟的育才,剛來一年的他成為了2002級的語文集備組長。 每次安排任務,他總能考慮到各人的擅長:富含激情的老師詮釋散文單元,客觀理性的老師負責科技單元,沉靜含蓄的老師講述記敘單元,積淀豐厚的老師專攻文言單元。正是因為大家的群策群力、各取所長,才有了共同為學生呈現的精彩課堂。每次集體備課,他 總能一語道破禪機:《行道樹》中的憂愁而快樂、痛苦而深沉;《土地的誓言》中的思鄉之苦、亡國之痛;《雪》中的在逆境中執著、在孤獨中堅守;《岳陽樓記》中的超越個人悲喜、一心憂國憂民……正是因為集備的深度、因為對教材的準確把握、因為對學情的深刻剖析,才有了學生的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才有了學生理解能力的深刻與辨證,才有了學生思維的訓練一步步到位。
每次組內老師有事,總少不了他的跑前跑后:每次我們遇到委屈,總少不了他的據理力爭:有時因疏懶而出現問題,那眼鏡背后的目光便是一種無聲的鞭策……正是因為有了充滿人情味的關懷,才有了每一個人的盡心竭力。
于是,才有了2005年育才中學語文中考的輝煌,一切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這是三年積淀的自然結果。 連年是班主任,他對學生的要求極為嚴格。他認為現在的教育中,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存在著重智商輕情商、重知識輕習慣、重教育輕教養的傾向,于是他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圍繞這一點來展開,家訪、單獨談心、專題班會,他竭力要使被扭曲了的得以扭轉。 他很欣賞的一句話是“不跪著教書”。在一次發言中他說:“不跪著”是一名教師成為教師的先決條件,因為只有站立著的老師才能培養出真正有尊嚴的人。不謅媚領導,不迎合潮流,不俯就學生,這就恪守了一份寶貴的教育尊嚴。但“不跪著”是需要底氣的,要有真本事,要有執著的信念和能夠堅守這份信念的勇氣。所以要想“不跪著”,就必須“血液中有沸騰的思想,骨子里有硬朗的靈魂,胸中有過人的才學”。
四、十年礪劍
2005年的深秋。在久經醞釀之后,育才中學第一個群眾性學習組織——青島育才中學書友會成立了,他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開始了能真正發揮他自己所長的事業。2006年校刊《博雅》創刊,他又作為主要編委,擬定了校刊的名稱,負責讀書專欄的審定工作。
難以忘記,書友會成立時他激情飛揚的陳詞,讓每一位老師領略到了讀書的真正妙處;難以忘記,他對《學記》內容的精彩詮釋,讓我們了解到了華夏教育黃鐘大呂般的聲響;難以忘記,國家級經典閱讀課題子課題開題時他發人深省的導語。讓在座的每一個人更堅定了心中的夢想。書友會的每一次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切身體會到了它創立時的口號:讀書,實現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讀書,修煉隨意從容的人生態度,讀書,提升淡泊豁達的心靈境界。